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乌山时评 >> 热点关注

乌山时评丨以城乡融合的机制设计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3-02-07 15:17:11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隋福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城乡融合。没有城乡融合,就不可能有持续可靠的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也就不能真正实现。

  通过组合性机制设计促进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不是城市变成乡村,更不是乡村全部变成城市。城市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不可能再回到农业时代的乡村。乡村的目标也不是一定要全部变成城市。中国人口多,需要的城市数量多,因此,有一些乡村,比如说中心村,有可能变成城镇甚至是城市,但不意味着所有的乡村都能变成城市,这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我们不能阻挡乡村变成城市的脚步,正如我们不能阻挡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市民一样。当然,即便是大部分农民都进城,我们也不需要遍地开花的城市。一定会有一个相对均衡的点,在这个点上,城市和乡村构成相互映衬的和谐统一体。

  很多人害怕一旦放开,城市就会有城市病。但要素的自然流动,包括人的自然流动,是不能加以阻碍的。这是一个自然的平衡过程,符合发展经济学家的二元结构模型。一旦劳动力进城的脚步放缓,意味着人口红利或者说劳动力红利降低,也意味着农业经济的现代转型开始。从结构上看,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则更大。这符合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变动之规律,是进步的表现。

  人口向城市流动,要素向城市聚集,是不是意味着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就不需要了呢?当然不是。城乡融合,意味着不能设置人为的障碍,要尊重市场的规律,但也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对乡村有一个组合性的机制设计,让无效、盲目的要素流动少一些,让资源浪费少一些,或者说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够让农业农村生成一些新机会,从而能让乡村要素不仅仅有单向注入城市的片面选择。在机制的助力下,城市的要素也可以流向乡村。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已经有了路线图和时间表。这个路线图和时间表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蓝图的步调吻合的,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相联系的,反映了我们的主动作为。

  一言以蔽之,城乡融合是一种新融合或者说更深层次的融合,是一种通过组合性机制设计让乡村具有内生发展活力的融合,但它不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简单逻辑。因为在这样的逻辑中,我们看不到乡村的能动性,看不到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体性和广大农户的积极性。

  重构连接城乡的农产品流通交换体系

  组合性机制设计的第一个着力点,是连接城乡的农产品流通交换体系的重构。

  借助现有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很多地区实现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发展。但这一体系有优化的空间。这种分层分级的市场流通网络体系作为一种经典的分工模式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随着技术条件的变化,这种分工模式不见得是交易成本最小的一种模式。事实上,人类社会的效率提高应该伴随着制度体制的交易成本的不断降低过程。也就是说,目前市场流通体系的交易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

  在工业品领域,诞生了很多以平台经济为特征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如京东、淘宝、小米有品等。这些平台本质上也是一种市场流通模式,基本上替代了以往的百货商城、线下专卖店等模式。农产品可不可以打造这样的模式呢?笔者认为,尽管打造这种模式的难度较工业品要大,因为农产品很多是生鲜产品,需要冷链物流的支持,而工业品不需要冷链。然而,构建这样的模式意义非凡,不仅可以降低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中间成本,也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损耗,还可以提高生产者收入。中间成本的降低以及损耗的减少最终都会转换为生产者的收益。目前,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者仍为广大的小农户。农业上的收入虽然不占其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但如果能显著地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也会受到农户欢迎。

  构建连接城乡的具有普惠性质的农业农村大金融赋能平台

  组合性机制设计的第二个着力点,是构建连接城乡的具有普惠性质的农业农村大金融赋能平台。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农业农村的广大生产主体来说,自有资金的积累是有限的。如果要发展产业,一定需要生产要素的加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指出,农户是理性的,他们在理性算计的方面不输于企业家。如果要帮助他们,只要给他们构建要素市场即可。他们会选择合适的要素来获得最大的边际利润。对于中国农户来说,农业生产技术很重要,金融要素也很重要。要从数字科技入手,通过新技术为农业农村广大生产主体增信,让他们能够与金融要素的供给者——银行等金融机构完成精准匹配和对接,减少信息不对称。金融赋能平台要协助商业银行等机构做好风控工作。

  与此同时,无论科技怎样进步,农业所具有的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说,农产品是“长出来”的,而其他产品是“制造出来”的。这就决定了农产品的产量曲线和成本曲线与其他产品不同。但农业又很重要,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吃”的产业,因此,古代经常强调“洪范九政,食为政首”。对于这样的产业,不能仅仅用效率这样单一的维度来衡量其价值,需要注意到安全的重要性。农业需要一些特别的关照,包括在要素成本上,国家应给予一定的补贴,不仅可以让金融赋能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也能让农业农村发展有了活力之源。

  事实证明,发挥农业农村广大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替代获得不信任的做法,都是成本极为高昂、资源配置极度浪费的举动。很多人自认为农业简单而投资于农村,结果是“损兵折将”“一地鸡毛”。农户以及诞生演化在农业土地上的那些生产经营主体才是最了解农业农村的。组合性机制设计是加速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能让农业农村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作者隋福民,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福州做大做优做强省会论坛征文)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