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广网临沂12月21日消息(记者 王成林 山东台记者 姜文超 临沂台记者 曹磊)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位于临沂市南端,是我国著名的“银杏之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种树、卖树让革命老区的人渐渐过上了好日子。但是,今年开始,郯城县胜利镇贾湾村却决定,今后一棵银杏树都不能再卖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42岁的贾西彬这些日子正忙着装修,再过几天,他的“卧龙居”农家乐就要正式开张。贾西彬所在的胜利镇贾湾村地处沂蒙革命老区南端,这个位置偏僻、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曾经是当地出了名的“穷窝子”。种树、卖树、卖苗、卖果、卖叶,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贾湾村400多亩银杏树就这样成了乡亲们的“摇钱树”。谁家盖新房、娶媳妇,就卖上几棵。贾西彬家也靠着卖树盖起了三层小楼。然而,今年年初,村里的一个决定却让贾西彬和乡亲们都蒙了:各家的树不能再随便卖了,村里要统一规划,搞银杏特色旅游。
贾西彬:我说第一个,我不同意!那时候就算计着,这个树长了两公分半,今年二十公分,还有两三个月就卖一万三、一万四,大脑里面就全惦记着这。
更想不通的,是贾西彬71岁的老母亲:想不通,指着这二亩地,拿不准。
面对乡亲们的“想不通、拿不准”,村里和乡镇上的干部不厌其烦地挨家上门做工作、讲规划。一边忙着给乡亲们做工作,一边积极争取上级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几个月的时间,村里的土路成了柏油路,观光设施也一个个建起来了,越来越旺的人气,让老贾和乡亲们改了主意:原来树在家门口儿也能赚钱啊。
贾西彬:那段时间有半个月吧,一天平均没有低于两千人,就在这里前几天他们烤一个火腿肠,一块五一个一天都能卖四五百块钱,村民看到好处了呀。
为了彻底打消乡亲们的顾虑,村里还提出“出钱租地”的方式,确保村民不卖树也能有一份基本收入。脑子活络的贾西彬不仅带头支持村里的决定,还张罗起了贾湾村第一家“农家乐”。
按照村里的规划,贾湾村将来要打造成旅游服务业强村,家家搞经营、户户有特色。贾西彬说,现在自己心里更亮堂了,以后的日子更有奔头。
贾西彬:看到阳光了,以后有发展前途,对我们村肯定有很大变化!可能过了年以后,我们村饭店可能要开很多家,给我们机会了,我们要抓住。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