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评论:以开放共享探索非遗传承之道
作者:邓海建
很多非遗项目,往往既有地域文化的贴近性,又有私家绝活的神秘感,其中技艺多有独到之处,甚至有不传之秘。据报道,日前,江苏无锡非遗传承人詹杏娣打破常规、开先河,作出惊人决定,将耗费40年心血研制出的宜兴青瓷独家釉料配方无偿捐出并公之于众,只盼望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继续流芳百年。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窑青瓷固然蜚声海外,同派系的宜兴青瓷亦有悠久历史。20世纪60、70年代,宜兴青瓷成为国礼,被世界誉为“东方的蓝宝石”。遗憾的是,宜兴青瓷近年渐有衰败之势,技艺传承更面临断代危险。用传承人詹杏娣的话说,一起做青瓷的同行,考虑到经济效益,很多都改做紫砂了。“宜兴目前做青瓷的有十几家,不超过200人,跟10多万人在做紫砂没法比。”做的人少了,挣的钱少了,自然难免陷入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
无偿公开独家配方,意在以降低门槛来“壮大门户”。这种开放共享的心态,既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大胸襟与大格局,更是促进非遗项目社会化、市场化的有益尝试。非遗传承人詹杏娣之举,着眼大利、裨益大局,她以实际行动探索非遗项目的现代化传承之路。
当然,公开配方也许仅仅是第一步,对其他非遗项目来说,未必具有可复制性。只是,这些年来,无论是官方的非遗网络传播,还是民间的传习组织与沙龙,都有一个逐渐清晰的共识:对非遗文化和非遗项目来说,保护不等于抱残守缺,传承不等于僵化保守,恰恰相反,敞开门户、全民共享,让扎根民间的非遗重新归于火热的现代生活,传统技艺才能真正“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小众的非遗需要融入大众生活,民族的非遗需要绽放在世界舞台。
当非遗保护遭遇小众之惑时,群策群力是必由之路;当非遗传承遭遇现实困境时,革故鼎新是不二法门。以开放共享的心态探索非遗传承之道,这大概包含两层相辅相成的含义:一则,非遗的开放共享,不是简单的展览与交易,而须构建自己的产学研链条,建立生机勃勃的传承体系,自觉匹配“互联网+”时代,主动适应新经济社会的步履;二则,非遗的开放共享,并非削足适履地“自我降级”,而是在尊重非遗文化和非遗项目的专业性、专利化的基础上,开门纳客,应时而变。
一句话,承载着匠人匠心之情的非遗文化,彰显着巧夺天工之技的非遗项目,急需在时代的版图上,找到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完美契合点。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7日02版)
相关新闻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2017-10-17 20:38:21)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名单(2017-10-17 20:38:06)
- 喜迎十九大 福州街头氛围浓(2017-10-17 18:56:03)
- 党的十九大举行预备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2017-10-17 18:20:48)
- 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开辟伟大事业新境界(2017-10-17 16:38:43)
- 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2017-10-17 16:37:18)
- “在工程一线迎接十九大”(2017-10-17 16:25:41)
-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谈世界和平中的中国力量(2017-10-17 16:23:43)
- 外媒:中共十九大召开在即 欧洲多国驻华官员期盼合作新机遇(2017-10-17 16:20:47)
- 特稿:世界眼中的“中国奇迹”(2017-10-17 16:15:21)
- 外媒观察:中国外交积极进取 十九大后将更加有为(2017-10-17 16:13:41)
- 关键时期的关键会议——世界眼中的中共十九大(2017-10-17 16: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