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一口,笑到停不下来?”最近,一种打着“聚会助兴”旗号的“草莓熊”瓶罐悄然出现。
近日,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公安雷霆出动揭开“气罐”的真面目。
“全体注意,收网!”36名警力,分头冲向辖区5处隐蔽窝点,20名正沉浸在“笑气”迷雾中的嫌疑人,被当场控制32支“笑气”气罐,吸食工具散落一地。这场“闪电战”背后是民警连续数周,对以李某某为首的涉嫌贩吸“笑气”团伙的精准追踪,从网络聊天到线下交易,直至将非法链条彻底斩断。
“笑气”不“可笑”
一秒看懂诱骗套路
“笑气”学名一氧化二氮,看似人畜无害的“奶油气弹”,长期吸食会导致肢体麻木,记忆衰退,严重时直接瘫痪,甚至窒息死亡,已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
“这不算吸毒”“国外都能买”“吸了不会上瘾”居心叵测者常以此类话术洗脑酒吧、音乐节、生日派对……
“笑气”贩子,专挑追求刺激的青少年下手。请记住:真正的快乐,从不需要用健康交换!除了“笑气”,以下这些也千万碰不得!
“止咳妙药”竟成为他们的“致幻剂”
右美沙芬,曾是治疗咳嗽的药物,如今已转换“身份”成为国家列管的第二类精神药品,非法贩卖、滥用,都将受到法律的惩治。
禁毒民警来支招:拒绝诱惑,这三招管用!
警惕“无害”安利——遇到递“气球”的“朋友”,直接给出警方科普帖!
及时报警举报——发现可疑钢瓶或聚众吸食情况,请拨打110举报。
家庭防线加固——若孩子突然情绪暴躁、手脚颤抖,请排查其是否可能涉毒。
人生没有“重启键”别让一时的猎奇,毁掉一生!
(来源:中国禁毒、四川禁毒)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