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12月9日从常州大学获悉,该校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卢彦名近日从日本征集获得了两本反映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相册,其中部分照片系首次曝光。
一本相册拍摄于南京沦陷时期,共有73张照片。其中,记录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即南京碇泊场)常态运作情况的照片系首次曝光。卢彦名介绍,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位于南京下关码头附近,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不仅负责侵华日军的后勤保障工作,还有一项秘密工作——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进行毁尸灭迹。这本相册中有一张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司令部职员的合影,其中有该司令部“核心成员”,如梶谷健郎等人。
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即南京碇泊场)司令部职员的合影。(受访对象供图)
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专家、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宅巍表示,《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中,有梶谷健郎的日记等,他写道:“下午指挥40名苦力顶着恶臭清除了千余具尸体。真是惨不忍睹,的确是人间地狱。”这本相册印证了这些史料。
另一本相册里则是150多张南京沦陷期间侵华日军拍摄的中国守军在南京建设的防空设施的相关照片,照片下方几乎都有相应注释及编码。照片中的不少防空设施,如珠山弹药库、青龙山监视哨等属当时南京的绝密工程。以几张青龙山监视哨的照片为例,有远景有近景,照片下方除编码外,还写着“南京 东方 16km 青龙山上防空监视哨”的字样。
侵华日军拍摄的中国守军在南京建设的防空设施的相关照片。(受访对象供图)
“这是一册反映南京防空设施建设以及战时防空战斗的资料集。”卢彦名说,这些照片近距离记录下隐蔽的监视哨、射击口、弹药库、防护网等,具有很强的军事调查目的性,是日军侵华的铁证。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