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依法打击网络谣言,2023年12月,公安部决定将2024年作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黑龙江网警聚焦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突出问题,坚持打防结合,以强有力的实际行动整治网络谣言乱象。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表达和传递信息。
目前,有很多AI写作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率,让文字更加生动有趣、抓人眼球。然而,有人却在这嗅到了“商机”,利用AI写作工具编造谣言,企图以此获利。
发现“商机”
在日常操作中,网民王某发现一条“生财之道”。就是在某APP上参加发布作品赚取佣金活动,只要播放量达到奖励标准,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零花钱”到手。
可是,王某自身写作“水平”着实有限,虽然多次发表“小作文”,但因文章质量不够吸引眼球,始终处于“零收入状态”。
找到“帮手”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王某赶了一把“时髦”,发现可以依托某款手机软件的AI题词功能写文章。
只要往系统里输入带有“杀人、失踪”等敏感字眼,附以时间地点,就能自动生成文章,而且内容足够“精彩”极易博取眼球。
就这样,王某“笔耕不辍”,连续用这个办法写了7篇文章,并全部发表在该APP上,总计播放量迅速地达到了近3000次。
落入法网
王某利用AI编造的文字不仅骇人听闻,而且很多地方还“明确”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误导读者以为这些事就发生在本地。信息被大量网民点赞、留言、转发,严重干扰社会秩序。
正当王某幻想着能源源不断获取“零花钱”的时候,网安大队和辖区派出所的民警一起找上门来。
目前,齐齐哈尔公安机关对王某处以罚款,同时责令删除相关谣言。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广大网民要依法依规合理使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出于恶意目的,利用AI等软件编造虚假、违法信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公安机关必将坚决依法严厉打击。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