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郎织女反转再反转的故事
今天是七夕,咱们来聊聊牛郎织女这对CP。
在我们的记忆里,语文课本里的牛郎织女,讲述的是勇于反抗封建家长制的感人爱情。不过,近些年人们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以憨厚老实著称的牛郎,为了得到织女,在老牛的唆使下,跑去偷窥织女洗澡,还偷走了她的衣裳。在织女洗完澡找不到衣服的时候跳出来搭讪,博得织女的好感,继而结为夫妻。
不少人质疑:搁现在,这不就是耍流氓吗?织女高低也能告他个“性骚扰”吧?
其实,这个情节并不是“古已有之”,自秦汉以来的历代牛郎织女故事中,都没有这种猥琐的桥段。牛郎也很冤枉:这锅到底是怎么扣到我头上的?
“来自星星的你”
最早,牛郎和织女只是天上的两颗星星。
到了汉代,牛郎和织女被人格化,摇身一变,成了一对被天河阻隔、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情侣。不过,民间传说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关于他俩的爱情故事,民间流传过很多截然不同的版本。
“恋爱脑”被罚版
南北朝时期,志怪故事集《殷芸小说》中的记载,被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第一个完整版本,这可是原创版本。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
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天帝的女儿织女是个劳动模范,天天加班织布,没时间打扮,蓬头垢面。天帝可怜女儿孤身一人,就把她嫁给了牛郎。
哪知道织女婚后成了“恋爱脑”,织布的本职工作也不干了。天帝一怒之下,责令她回娘家继续织布,每年只有一天探亲假。
借钱不还版
同样是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版本则讲了个更离谱的故事:“牵牛娶织女,借天帝二万钱下凡,久不还,被驱在营市中。”
意思是,牛郎为了娶织女,跟天帝借了两万钱作聘礼,结果无力偿还,“债主”天帝强行将夫妻分开。
这表面是讲牛郎织女被迫分离的原因,其实反映了汉朝以来娶亲要下大聘礼的习俗。可能是哪个文人对这一习俗心怀不满,才编了这么个段子来吐槽。
婚内出轨版
《太平广记》还记载了唐代的一个奇葩版本:织女背着牛郎下凡,与人间才子夜夜相会。
太原有一个叫郭翰的才子,某日夜卧在庭院里,突然织女从天而降。织女表示仰慕郭翰的人品,希望做个露水夫妻。两人一拍即合。此后,织女除了七夕那几天去陪牛郎,夜夜都来会郭翰,两人如胶似漆。过了一年后,织女突然要告别。两人通宵痛哭,互赠了信物。不过,很快织女就失去了消息。
初看之下,这个故事有些毁三观,织女从圣洁的天女,变成了一个勇于追求自己感情的人。这恰恰是唐代妇女地位提高、风气开放的反映。
这些牛郎织女不同版本的神话,都是当时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编撰出来的,或讽刺社会问题,或反映婚姻态度。搁现在,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少不了买房、上班、鸡娃等情节。
当然,“织女与牛郎彼此相爱”仍是这一神话故事的主题。就像宋人秦观在《鹊桥仙》里的咏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但无论哪个版本,都没有织女下凡洗澡、牛郎偷衣服的事儿。
人设崩塌,逐渐被“猥琐化”
让牛郎开始偷衣服的始作俑者,是一本清末小说《牛郎织女》。
这本小说里,牛郎被写成了一个“流氓”。本是天界神仙的他,先是在王母的宫里看上织女,调戏了人家,被织女举报到了王母处,被贬下凡间成了一个放牛郎。(猪八戒:这剧情我熟啊)
在人间转世时,牛郎被嫂嫂虐待,金牛星化作耕牛下凡相助。惩罚期满后,牛郎重回天庭,因为思念织女,趁她在天河洗澡时偷了她的衣服,两个人得以结婚。
结果,他们婚后只顾你侬我侬,耽误了正经工作。西王母和玉帝大怒,二人被迫分离,只有每年七夕才能鹊桥相会。
民国初年,京剧名家王瑶卿沿用了小说《牛郎织女》的架构,编排了著名的戏曲《天河配》,出现了那些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设定:
牛郎是个凡人;父母双亡、被哥嫂虐待;分家后只得了一头牛;在牛的唆使下,趁织女洗澡,偷了织女的羽衣,成功结婚;王母用金簪划出银河,分隔两人。
在当时,《天河配》因为这一情节离奇又香艳,红极一时,成了后来各种牛郎织女戏曲的底本。从此,牛郎“窃衣”的桥段便深入人心了。
再然后,课文《牛郎织女》诞生了。
1955年,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的叶圣陶先生亲自改编,保留了仙女凡夫、兄嫂迫害、偷看洗澡、偷拿衣服等基本设定。但不同于《天河配》中牛郎偷衣服后不肯归还、胁迫织女结婚,课本里的牛郎主动将衣服归还给了织女,双方是互诉衷肠后,自愿结婚,后被王母拆散。
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改编后,牛郎被“洗白”了,偷衣服不是重点,想突出的是旧礼教对青年男女的迫害和普通劳动者对自由、平等的向往。
时代变了
文变染乎世情,一切故事都是当时的历史现实的写照。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传说的变动之下,隐藏着稳定的、深层的心理结构。
牛郎织女传说从诞生起,一直在不断变化,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都有关于他们的独特故事,而绝非总是痴男怨女,琴瑟相谐。
他俩柴米油盐,他俩也缠绵缱绻。他们的故事,也见证着不同时代下百姓的幸福与痛苦,高尚与卑微,生活的琐碎与社会风气的变迁。
在不能自由婚娶的封建礼教年代,人们往往对身份差距巨大的爱情,给予更多的期待,希望真爱能够抹除壁垒森严的身份。“人神恋”就是一种美好愿望,类似今天“霸道总裁爱上我”。
而近年来,牛郎因为“偷衣诱婚”的桥段,被质疑、吐槽,背后是我们社会观念的革新——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和法制观念的提高。
了解牛郎织女被不断演绎的故事,并非是要拿现代的价值观上纲上线地评判古人。用现在的眼光审视过往,必然会带来观念的碰撞。
这不,最近几年,观念变了,社交网络发达了,过去那些暗自纳闷但没能找到共鸣的想法,没来得及吐的槽,到今天都能借助网络寻到知音。在互联网上“考古”传统故事、经典老剧,每次都能有新发现。
比如,“无条件痴情”的恋爱观不香了,挖野菜的王宝钏都被送上了热搜;《情深深雨蒙蒙》中的何书桓,当年看怎么都是文质彬彬,如今被称为“渣中楷模”;《还珠格格》里以“老好人”形象示人的令妃,在网络上被解读为“心机lady”。
最近,电影《封神》(第一部)斩获票房22亿。其实,原型小说《封神演义》内涵并不算丰厚,无非是神仙斗法、神魔大战,还带有浓厚的宿命感。
而这部电影则探讨了更多在当下充满张力的议题——“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对父权的反叛,对偶像崇拜的粉碎,那些关于神与人、成长与觉醒、权力与欲望的交织,都是古老的东方神话和历史故事在当代的表达。
其实,这也是这些经典的文艺作品和时代对话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被重塑、被解构、被当代化,和当下受众产生一种情感思想交流,它们才能一直具备生命力。
无论是读历史、读传统故事还是看老剧,能有点吐槽、质疑,也挺好。
- 福州七夕雨水相伴 局地大到暴雨(2023-08-22 09:43:26)
- 市县妇联开展七夕主题活动(2023-08-22 09:10:01)
- 微信上线吃狗粮限定状态 开放520红包(2023-08-22 09:07:14)
- 七夕旅行数据出炉 有情侣花8.2万订房(2023-08-22 08:54:23)
- 七夕|爱满有福之州 同做有福之人(2023-08-22 00:00:00)
- 官宣!爱情岛「七夕心动指南」,一起拥抱,交个“膨”友!(2023-08-21 17:22:00)
- 七夕将至廉价钻戒月销10万,“假钻”不配“真心”?(2023-08-21 15:36:14)
- 男子6年没陪老婆过七夕登报道歉(2023-08-21 15:12:15)
- 鼓楼举办七夕主题诗会(2023-08-19 08:58:19)
- 南街街道灵响社区举办“鲜花表心意 浓情话七夕”主题活动(2023-08-18 19:30:00)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