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区县头条

循“新”出发向“质”而行 福州高新区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

2024-06-24 07:34:18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林榕昇 林双伟

打开全国“创新版图”可以发现,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等诸多领域,在数字技术、光电、生物医药等重要赛道,福州高新区多项成果处于全国前列。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福州高新区肩负着振兴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光荣使命。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下,如何循“新”出发、向“质”而行?福州高新区思之谋之、知之行之,探索出一条质量更优、动力更充沛的增长路径。

循“新”出发向“质”而行 福州高新区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福建省首条城市无人机物流航线在福州高新区开通。记者 林双伟 摄

新突破:

扭住创新“牛鼻子”

“试验成功!现场测量显示氢气纯度达到99.999%。”近日,在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中石油长庆油田气田采出水无纯化电解制氢试验现场,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团队迫不及待地将喜讯传回福建。

这是全球首个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工业废水制氢领域。去年10月,东福研究院与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将该制氢技术应用于长庆油田。

本次试验成功,让东福研究院上下备受鼓舞,酝酿将该技术应用于更大规模的工业废水利用项目。

目光转向生物医药领域,今年以来,来自福州高新区的企业同样表现不俗。日前,首台福建“智造”的高端CT在高新区诞生。该设备由宽腾(福建)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意味着福建在大型医疗影像装备国产化赛道上迈出关键一步。

在亿彤生物,全国首创的suPAR检测产品一上市,就引起海内外医疗行业从业者的强烈关注;在康为网络,最新研究成果——使用手机APP预防痴呆项目在相关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新质生产力的“新”,关键在于科技的先进性、创新性、引领性。在数字技术、光电、生物医药等重要赛道,福州高新区多项成果处于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福州高新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市第一。一项项新突破、新成果如同杠杆,撬动产业链迭代升级。

循“新”出发向“质”而行 福州高新区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位于高新区的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心。记者 林双伟 摄

新布局:

产业注入新力量

一个区域发展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决策者的眼界。

去年以来,福州高新区实施“榕创汇”科创专项行动,不仅激活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还构建了良好的科创生态。一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能起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打开新空间。

在新赛道上“抢身位”。近日,一架多旋翼无人机缓缓升空,完成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心揭牌仪式。这正是眼下园区布局未来产业的两大主角。“园区打造了全省首个无人机(系统)孵化器,已吸引30多家头部企业入驻。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心的成立,也将为创客留足发展机遇。”福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老厂房里,新力量也在赋能传统产业焕新。

近日,记者在福州真兰水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臂转动不停,智慧大屏上生产数据不断跳动,一件件智能水表设备自动封装下线。

生产车间实现智能化转型,离不开福州高新区的引导与支持。“近年来,企业通过CCD自动生产、厂内智能物流、自动化测试设备等技术,生产效率提升60%。”真兰水表生产部经理黄孝光说,作为全球智能超声波大口径水表供应基地,企业研发的设备与传统的机械水表相比,计量精度更高、长久耐用、能量消耗低,深受市场欢迎。

以“链主”串联上下游企业数字化升级,高新区还招引了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云工厂全球总部落地,助力全市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产业与技术结合激发乘数效应,园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200家,约占全省的10%。福州高新区的市场主体,从建区之初的不到1000家,增长到3.4万家;财政总收入,从不足3亿元,增长到超过40亿元。

循“新”出发向“质”而行 福州高新区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两岸青年在高新区两岸人才交流活动现场面对面交流。记者 林双伟 摄

新谋划:

打造人才“强磁场”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近日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福州高新区的亮眼成绩单有目共睹:汇聚2000多名高层次人才,累计引进(含合作)院士17人、国际人才团队近20个,吸引24所两岸名校近100名师生和校友成立两岸名校俱乐部。

高新区靠什么留住人才?从上周开展的“榕创汇”科创活动周中可以窥见答案:21日,台青创客沙龙活动;20日,成果转化直通车活动;19日,闽都创新实验室专场融资对接会;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对接活动……在一场场交流活动中,汇德电子总经理夏康洲了解到园区的惠企政策措施,获得供应链客户对接宣传协助;福建桦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法务张小兰对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更有方向。

除了贴心的人文交流活动、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之外,近年来,福州高新区通过开展“人才新基建”行动,开设科研“外挂”,吸引了闽都创新实验室、福耀科技大学(暂名)、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出台“好年华 聚福州”等15项人才政策,吸引科技领军人才、高校毕业生来园区发展。

留住人才,就是把握住新质生产力发展“源动力”。福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念好“知、举、用、待、育”人才经,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先锋队。

向新向上,以新提质。手握科创、政策、人才等方面优势,福州高新区正在释放对新型要素的强大链接力和聚合力,持之以恒地推动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记者 林榕昇 通讯员 洪见文 汪炜娜)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薛晨入选巴黎奥运会女子沙排名单
薛晨入选巴黎奥运会女子沙排名单
乘着歌声的翅膀
乘着歌声的翅膀
福州上空出现七彩祥云
福州上空出现七彩祥云
奇台文化福州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奇台文化福州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
福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
专题推荐
“青”爱的鼓岭——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古厝背后的故事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询问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