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保护古厝文物的多面手
陈莹。记者 林双伟 摄
福州晚报记者 管澍
12月5日是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在鼓楼区,有一支活跃在一线的文物保护志愿队。他们对“认领”的文物如数家珍,悉心呵护,向八方宾客诉说着每一处古厝背后的故事。
刚刚获评福州古厝保护优秀志愿者的陈莹,正是福州首支文物保护志愿队的主要组建者。
组建文物保护志愿队她功不可没
“鼓楼区有3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全靠区级、街道(镇)、社区和管理使用单位来巡查管理,肯定是不够的。”陈莹是鼓楼区博物馆副馆长,她告诉记者,古厝和文物保护需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因此在2019年,她萌生组建文物保护志愿队的想法。
2019年6月,鼓楼区要组建文物保护志愿队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热爱古厝和文物的个人、家庭、企业纷纷报名加入,形成了鼓楼区文物志愿者联盟。志愿者在政府的引导下,对辖区内的古厝和文物点进行了解和学习,并守护“认领”文物,对文物进行日常巡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在微信群上报线索,由管理单位落实解决问题。
让陈莹感到欣慰的是,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鼓楼区文物保护志愿队已发展到两三百人,涵盖“老中青少”。有的志愿者也从原来认领1处古厝发展到最多认领5处古厝。
提升“鼓楼数字古厝”她贡献不小
2020年,鼓楼区在全国首推四级“古厝长制”,上线了全国首套全功能古厝保护宣传平台“鼓楼数字古厝”,每一处古厝都拥有自己的个性名片,游客只要扫一扫不可移动文物公示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获得古厝游览线路导览。
“一开始,平台更多的是对古厝进行文旅介绍,反馈模板里也主要是给游客留言。联想到仅有微信群供志愿者反馈信息是不够的,我就想能不能对数字平台的文物巡查模块进行提升,将志愿者和街道、社区的日常巡查联合起来。”陈莹说,目前模块已在升级中。不同于以往手写登记、建立台账的巡查程序,升级后的模块将可以定位文物、古厝,上传发现问题的照片以及上传者的信息。而后台文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获取巡查的动态信息。
陈莹告诉记者,模块的提升将在本月完成,到时候志愿者就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日常工作了。
在保护古厝文物方面,“80后”陈莹是个多面手。近年来,她创建了“听鼓楼,说古厝”等社会反响热烈的系列主题活动,完成了《福州鳌峰史话》《鼓楼文物古迹》专题书籍的编制工作。
- 连江4地入选省级名单!有你的家乡吗?(2021-12-14 09:52:08)
- 《福州台江南公河口历史文化印记》编纂完成(2021-12-14 09:44:45)
- 曾长兴溪纸行曾氏:经营纸行,福州之首(2021-12-14 09:19:53)
- 曲径通幽处,漫步鼓楼七转弯巷!(2021-12-10 11:00:26)
- 高空修剪出动 保护福州古厝(2021-12-09 14:41:17)
- 古厝蝶韵(2021-12-07 11:14:11)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世遗大会带火闽清古厝(2021-12-07 09:12:17)
- 古民居蕴藏历史 厦门海沧新垵村赓续红色血脉(2021-12-05 16:00:38)
- 厦门莲花镇:山上“戴帽”,山下开发(2021-12-03 15:21:19)
- 名家领读《古厝留声机》 一部大书的建筑之美(2021-12-02 09: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