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台江法院审结一起因网购产品成分造假引发的纠纷案件。
据悉,去年9月,赵先生花费3376元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两套标注为“真丝四件套纯素色100%桑蚕丝”的产品。收货后,赵先生发现产品手感与桑蚕丝不符,遂送至服装检测中心检测,支付检测费360元。检测结果显示,产品成分为聚酯纤维97.8%、氨纶2.2%,与商家宣传的100%桑蚕丝严重不符。与商家协商无果后,赵先生向台江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退一赔三并承担检测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台江法院经审理认为,赵先生在电商平台购买的产品,商家标注为100%桑蚕丝,客服也确认为桑蚕丝,但实际产品成分并非约定的桑蚕丝,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据此,法院判决商家返还赵先生购物款3376元,支付三倍赔偿10128元及检测费360元。
法官提醒:网购时,消费者应注意核实商品信息,了解商家信誉状况,及时保存相关交易记录、支付凭证等。一旦发现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通过多种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包括向电商平台投诉、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向法院提起诉讼等。(记者 叶智勤 通讯员 周巧玲)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