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聚焦的连江西芹丰收场景。
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连日来,央视财经频道、新闻频道以《连江:蔬菜采收与春耕备耕同步展开》《连江:春耕备耕正当时 育苗尽显“科技范”》为题,聚焦连江等地春耕。
据央媒报道,位于全省最大人造平原的官坂镇,迎来西芹采收季,勾勒出一幅“芹”劳致富的美好乡村画卷。
“为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每年晚稻收割之后,镇内1500多亩农闲田地就转为种植蔬菜。目前,除了西芹,花菜、蚕豆等蔬菜也已陆续采摘上市,不断丰富着市民的餐桌。”官坂镇综合技术保障中心主任石颖介绍。而在丹阳镇,农民通过物联网技术,在大棚内配备了智能传感器,实现了南瓜、丝瓜、冬瓜等“手机育苗”。
值得一提的是,东湖镇的种植户近日免费领到16吨绿色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得益于一项“黑科技”。
这些绿色有机肥,正是福建顺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变废为宝”的智慧结晶。据了解,该企业承建经营连江县畜禽固体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承担全县畜禽固体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任务,畜禽粪便集中回收后,通过混料、覆膜发酵、陈化等一系列流程变为有机肥,把困扰当地居民的污染难题转化为田间养分。
与传统化肥相比,有机肥不仅能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我们采用行业内先进的自动化分子纳米膜发酵工艺,在通过高温有效杀灭物料中有害微生物和杂草种子的同时,保留其中的有机质、氮、磷、钾和作物所需的其他小分子有机物,使其变废为宝,成为适合蔬菜、茶叶、果树等各种作物的有机肥。”福建顺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威告诉记者,公司拥有10个覆盖着高科技分子膜的发酵池,畜禽粪便在40天内就能完成“由粪到肥”的华丽转变。
“目前,我们中心日处理200多吨畜禽粪污,年生产3万余吨优质有机肥,将全县畜禽固体粪污资源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陈威抓出一把腐熟完全的褐色肥料告诉记者,“经检测其有机质含量大于30%,重金属零检出,特别适合农作物。”(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连融媒 文/摄)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