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正月二十九,是福州(十邑)地区传统的拗九节。旧时福州(十邑),每逢拗九节,百姓以拗九粥祭祖和馈赠族亲,已嫁的女子,都要“掼粥”回家探望父母与长辈。是年虚岁逢九或九的倍数的人们还要“过九”,以求平安、吉祥。拗九节的来历,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其中,流传较为广泛的主要是《目连救母》的故事,福州人仿其孝行,把故事发生的正月廿九作为孝敬父母的日子,并沿袭成俗。
拗九节这天,福州人会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熬煮为拗九粥。这碗粥或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或由已出嫁的女儿送回娘家,奉上一片孝心和祝福。
2004年,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偶然发现一张老照片,拍摄的是清末一名妇女回家给父母送拗九粥的情形。这说明,至少100多年前,拗九节就是一个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节日。他给福州市委文明办写信,建议以拗九节为契机,形成一个政府牵头倡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孝顺节”。
倡议被立即采纳。2005年正月,市委文明办等部门牵头举办了首届“拗九孝敬节”。此后,福州以孝老爱亲为主题,每年都广泛组织社会各界开展“我们的节日·拗九节”活动,推动拗九节从地方特色民俗节日发展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活动品牌。2020年,“拗九节习俗”入选福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1月,“拗九节”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福州已连续21年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拗九节系列活动。古老的拗九节焕发新生,成为弘扬时代文明新风的重要载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成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抓手。
(福州日报记者 林榕昇 整理)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