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研讨活动

守正创新 共绘“媒”好未来

2025-02-21 08:53:36来源:福建日报

在福州举办的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研讨活动中,媒体代表、专家学者围绕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展开深入探讨——

守正创新 共绘“媒”好未来

守正创新 共绘“媒”好未来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研讨活动现场 记者 林熙 摄

室外春寒料峭,室内讨论热烈。18日至19日,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研讨活动在福州举行,来自全国新闻界的媒体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忆过往、谈经验,话挑战、谋未来,共同探寻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新路径。

作为活动举办地,福建不仅是新闻先驱辈出的沃土,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二字,正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关键词。时值新闻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活动紧扣全会精神,以“守正创新 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为主题。

当前,媒体变革浪潮奔涌,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舆论生态日益复杂。新闻人该如何应对挑战、挺立潮头?从交流分享到主题研讨,从专题报告到分组讨论,业界与学界代表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共绘“媒”好未来。

优质内容永不过时

身处变局,唯有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方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变的是媒体形态、技术手段和组织方式,不变的是职责使命与“内容为王”的核心理念。

在开幕式交流分享环节,第十八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管洪的讲话道出了传媒界的共识:“无论什么时候,优质内容都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人人都有麦克风,内容生产看似越来越容易,但优质内容始终是稀缺品。从重大主题报道到基层故事挖掘,从传统媒体转型到融媒体创新,主流媒体创制的一篇篇优秀作品不仅展现了新闻人的专业素养,更体现了他们对时代的深刻洞察与责任担当。

研讨活动中,与会媒体代表及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纷纷结合工作实际,分享内容创优之道。

辽宁日报新媒体创意和制作编辑部主任高爽通过剖析《把生命最后的定格留给家国》《大地情书》等感人作品,强调了扎实采访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她表示,深入的采访才是优质内容的底座,要通过扎实的采访,寻找大历史褶皱中的生动细节,用时间累积与土地、与人民的连接,用专业性在互联网主战场占有一席之地。

面对用户兴趣点日益提高的现实,改进文风势在必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主任骆红秉在解读总台获奖作品时指出,平实务实、精准精确是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关键,“要努力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把‘我们想说的’和‘受众想看的’更好融合起来,让主流声音影响主流人群,让新思想的传播更接地气、更有生气”。

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陈辉宗以报社实践为例表示,主流媒体要学会俯下身段、平视交流,转变姿态、转换语态。“内容要软些再软些、活些再活些、深些再深些,让内容为王插上好传播、能入心的翅膀,增强主流舆论的穿透力。”

与大部分发言者列举优秀作品的优点不同,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主任唐绪军以2024年参评作品中发现的问题为例,提醒新闻人在媒体变革中不能降低要求,要坚守底线原则,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优质内容的价值能否实现,传播是关键。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怎样让好内容触达更多受众、产生更大影响,已成为新闻人必须面对的核心课题。主流媒体始终在探索如何持续吸引用户关注,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徐壮志认为,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传播推广是传统通讯社向新型全媒体机构转型的“命门”。“新华社在发力传播推广上,坚持移动优先,探索高效、稳定、顺畅的新媒体发布流程,不断提升新闻传播时与效。”

不同以往,如今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广合作室主编刘畅以即时视频《风雨落坡岭》为例,分享了长视频破圈传播的成功经验——通过用户共创丰富新闻现场、以用户视角创新叙事结构、用用户语言组织视频创作,让用户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这种开源式传播模式,不仅实现了素材的多样化,更通过用户视角和语言激发了共鸣,放大了新闻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力量。

当下,传播中“有用户没黏性、有流量没效益”的问题依然突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建议,主流媒体应努力实现“一次创意、多种生产、多次传播”,拓展传播应用场景,打造自主可控的平台,构建覆盖自有渠道和外部平台的全媒体传播评价机制。“只有掌握传播主动权,才能实现传播效能的最大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如何做好国际传播,成为本次研讨活动的重要议题。北京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心主任邵晶表示,国际传播不是一场“独角戏”,而应是顺应国际传播规律的“交响乐”。单向输出容易引发文化隔阂,唯有平等对话才能实现真正的民心相通。“就像李子柒的故事,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却通过生动的叙事让世界读懂了中国文化。这才是有效能的国际传播。”

胡正荣在专题报告中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国际传播的困境。他指出,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缺乏自有平台,“把鸡蛋都放在别人篮子里”。他建议,既要“借船出海”,借助海外平台扩大影响力,也要“造船出海”,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国际传播平台。同时,传播产品要主动设置议题,强化当代内容供给,实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的精准传播和精细运作,真正提升国际传播的效能。

以人为本拥抱新科技

在内容生产与传播领域,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重塑行业生态。本次研讨活动中,人工智能应用DeepSeek引发热议,折射出媒体人对如何在科技浪潮中实现系统性变革的深度思考。

此前,技术赋能已成为近年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显著特征之一。以华龙网2022年推出的融媒体作品《重庆山火突发 他们逆行而上——人民的英雄,英雄的人民!》为例,其通过“3D+光影长卷”的叙事手法,沉浸式再现了“人墙传送带”“星光长城”等震撼场景,不仅让受众如临其境,更以强大的感染力传递了英雄精神。这部作品凭借出色的宣传效果,最终斩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谈及成功经验时,管洪坦言:“技术优化了作品的呈现方式,让内容产生更大的感染力和吸附力。”

而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技术重构媒体话语权的趋势日益彰显,人工智能正成为新时代的“笔墨纸砚”。河南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郭士飞以二十四节气相关产品的制作为例,展现了技术赋能带来的变革:过去“3D建模+手绘动画”模式单期成本高达数百万元、耗时逾月;如今AI技术将周期压缩至15天,成本骤降的同时,效率显著提升。

技术赋能固然重要,但人的主体性不可替代。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直言,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从业多年的媒体人,但优质内容既要“生成”更要“炼成”。尽管技术赋能为内容生产提供了便利,但精品佳作从来不是唾手可得,而是需要媒体人走出舒适区,在增强“四力”的基础上用心用情用功,淬炼出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作品。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一定要谨小慎微。”唐绪军提醒,“现在人工智能如日中天,为新闻传播行业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非常多的挑战。工具再怎么好用,人的主导性都不能丢失,否则出错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齐聚一堂的研讨,是为了更好地奔跑。带着在榕收获的智慧再度出发,新闻人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开放的视野,书写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新篇章。(记者 林清智 徐文锦)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福州气温“过山车” 闽侯大湖乡出现雾凇景观
福州气温“过山车” 闽侯大湖乡出现雾凇景观
旗山湖摩天轮今日正式试灯!预计5月1日开放试运营
旗山湖摩天轮今日正式试灯!预计5月1日开放试运营
可门港海铁联运启新篇!全国首条双轨电气化装车线正式通车!
可门港海铁联运启新篇!全国首条双轨电气化装车线正式通车!
用看得见的色彩换看不见的方便,福州鼓楼首条“彩虹盲道”上线!
用看得见的色彩换看不见的方便,福州鼓楼首条“彩虹盲道”上线!
福州房产频道
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发布 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
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发布 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
专题推荐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清朗榕城E企行
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乌山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