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侯绘就2025年发展新蓝图
加快融入主城区,全方位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闽侯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闽侯县跻身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第11位、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第43位,青口汽车工业园区排名全国省级开发区发展潜力百强第20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5年,闽侯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融入主城区建设新闽侯,全方位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新福建建设、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奋勇争先、多作贡献。
闽侯县城新貌。
经济:
产业更优、结构更好、实力更强
把好“两车”方向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以“两车”为牵引,培育壮大制造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龙头培育,以“链长制”为抓手,全力服务奔驰、东南“两车”发展壮大。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力争汽车产业规上产值突破千亿大关。着力延链补链,支持现有零部件企业进入“两车”供应链网络,引进汽配项目15个以上。
聚焦“一区多园”,建好青口汽车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青口汽车工业园区重点推进园区标准化及共享区建设,提速东台、兰圃、卜洲、七里、南通等汽配产业园开发建设,做大做强汽车产业集群。
做好“竞逐闽侯蓝、低空经济+”文章。谋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提升完善竹岐机场等低空产业基础设施,加快搭建无人机场景供需服务平台。强化低空飞行活动监管,合理、合法、合规开展低空飞行活动。
教育:
更有活力、更具动力、更加给力
建设教育强县。强化与驻地高校的合作共建,清单式推进校地融合项目,积极开展联合办学、联合办医、业务培训等工作,加快实施医科大附属中学等项目,促进高校师生把更多课题定在闽侯、把更多论文写在闽侯、把更多成果落在闽侯。全力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加快实施闽侯一中扩建等23个教育项目,建成首邑实验学校等一批项目,新增学位7170个以上。
打造科教产研城融合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大学城创新圈、高新区产业圈、侯官文化圈“三圈融合”优势,着力打造东南沿海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首选地、高新产业聚集地。用好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落地转化项目30个以上。建强用好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搭建东方电气(福建)研究院、奇瑞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新增“双创”载体2个以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以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开辟人工智能、区块链、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领域新赛道,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民生:
百姓更富、保障更实、民心更暖
建设温暖闽侯。着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97个。加快推进“保交楼”工作,力保项目按期建成交付。完成荆溪荆山花园、祥谦春江花园等5个安商房(安置房)项目,回迁15.97万平方米以上。加大房票安置力度,让更多群众根据自身意愿选择优质房源,实现快速回迁、马上入住、安享新居。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以上。
建设健康闽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总医院和县人民医院集团化办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县疾控中心等5个医疗卫生项目。加强与省市属医院、驻地高校合作办医,引进名医工作室10个以上。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实现社区托育点(亲子小屋)乡镇(街道)全覆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力争乡镇(街道)养老机构全覆盖,打响“有一种幸福叫‘在闽侯养老’”品牌。
文化:
文明有序、文化繁荣、文旅兴盛
讲好“家住闽江边”文化故事。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速昙石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建设“千年侯官”文旅先行示范区,提炼提升七里文化内涵,擦亮昙石山文化、侯官文化、七里文化金字招牌。
打响“这么近、那么美”文旅品牌。加快推进五虎山、龙祥岛、十八重溪、三叠井、雪峰山城等重点文旅区域建设(提升)项目,大力发展民宿露营、研学体验等多元文旅业态,不断提高全域旅游知名度。紧扣旅游业服务美好生活目标,推动文旅与汽车工业、演艺影视、文博国潮等融合,培育壮大新兴文创文旅产业。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办好五虎山越野赛、旗山湖龙舟赛等赛事活动,新增健身路径30条以上,培育发展赛事经济、健身经济。(记者 陈木易通讯员 张存金 苏枫 范志凤/文记者 林双伟/摄)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