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河口湿地迎候鸟迁徙高峰期 连续5年拍到“Y74”黑脸琵鹭
8日,记者在闽江河口湿地,拍摄到黑脸琵鹭“Y74”。2020年7月2日,它在韩国刚出生不久就被环志,同年11月首次来到中国闽江河口湿地并在此长大。至今连续5年,闽江河口湿地都能看到这只“鸟中大熊猫”,表明湿地环境持续向好。
记者在闽江河口湿地拍摄到黑脸琵鹭“Y74”。
目前,全球大熊猫数量约2700只,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黑脸琵鹭在全球的数量非常有限,仅约2000只,珍贵程度可想而知。黑脸琵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也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闽江河口湿地的黑脸琵鹭中,“Y74”是当之无愧的明星。2020年7月2日,韩国一只出生不久的黑脸琵鹭被环志编号为“Y74”,并带上了“背包”定位器。当年11月,它来到闽江河口湿地,并停留下来。2022年6月,“Y74”首次离开闽江河口湿地回到出生地,短暂停留后,又回到闽江河口湿地。2022年12月4日,“Y74”的“背包”定位器不见了。自此,只能根据脚环来跟踪“Y74”。
闽江河口湿地见证了“Y74”的成长,粉褐色的喙逐渐变成灰黑色,平滑的上喙逐渐覆上象征年龄的褶皱,两翼尖端的黑色也在逐渐消失。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的重要驿站,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脸琵鹭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地。许多黑脸琵鹭甚至选择在此长年栖息度过它们的亚成阶段,直到它们逐渐成年,才会飞往繁殖地进行繁殖。
闽江河口湿地以泥质、半泥质和砂质滩涂为主,闽江水带来的泥沙长期淤积形成广阔的滩涂和沙洲,水草丰茂。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为以黑脸琵鹭为代表的各类动植物在城市近郊保留了一片生命的绿洲。
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9月至10月,到广东、海南等地越冬的黑脸琵鹭南迁,经过闽江河口湿地,短暂停留。每年11月左右,选择在闽江河口湿地越冬的黑脸琵鹭种群抵达,直至次年3月北飞。每年3月至5月,从广东、海南北迁的黑脸琵鹭种群,再次经过闽江河口湿地。因此,每年除了6月至8月,闽江河口湿地大部分时间均是黑脸琵鹭的观赏季。
根据最新调查,目前闽江河口湿地的鸟类已经超过110种,其中就包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嘴鸥和黑脸琵鹭等。随着气温逐渐走低,这段时间将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预计这里的候鸟数量将达25000只左右。(记者 徐文宇/文 郑帅/摄)
- 福州规范采砂清淤疏浚“三利剑”出鞘(2024-12-09 08:03:18)
- 美国男子回应习武14年金发变黑发(2024-12-08 16:01:47)
- 马克龙与特朗普握手笑容逐渐消失(2024-12-08 15:54:31)
- 闽江公园共品福橘(2024-12-08 08:38:07)
- 海丝国潮音乐会唱响闽江之心(2024-12-08 08:27:08)
- 直播展示闽江河口湿地魅力(2024-12-07 08:40:16)
- AI原创歌曲《I'm Fine Here》来了(2024-12-06 19:28:59)
- 首次!全球直播!就在这里!(2024-12-06 19:02:11)
- 福州绿色船舶劈波蓝海(2024-12-06 08:22:06)
- 陈建明:从研究果蝇到挺进深蓝(2024-12-05 08:10:51)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