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中秋】人参搭五仁 党参配蛋黄 中药和月饼擦出怎样的火花?
北京同仁堂药店推出中药月饼。记者 叶诚 摄
这个中秋,“中药+”潮流再起新风,继中药茶饮、中药面包、中药冰淇淋之后,中药月饼开始走俏。有人说是营销噱头,有人说是传统文化创新。中药月饼口感如何?又是什么让看起来原本不相干的中药与月饼擦出火花?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月饼界刮起中药风
12日下午,走进仓山区闽江大道上的北京同仁堂(福晟江山店),记者一眼就看到了摆在店门口货架上的粉红色月饼礼盒。这款礼盒有9个月饼,分6种口味,包括五仁枸杞人参月饼、玫瑰西洋参当归月饼、椰香百合山药月饼、南瓜蛋黄党参黄芪月饼、青提茉莉铁皮石斛月饼、五黑陈皮咖啡流心月饼。
该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商品一盒售价318元,算起来约合35元一个,其中位于礼盒中间的五仁枸杞人参月饼重200克,其他月饼均80克。“月饼里的中药都来自门店,市场销量情况非常好,本店库存只剩三盒,要订更多的话,要去其他店调货。”
今年中秋,推出中药月饼的远不止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北中博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河北省武安市中医院以及杭州胡庆余堂药膳馆等医院和药企也推出中药月饼,价格在48元到388元,在月饼界刮起中药风。
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等4种物质纳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至此,进入该目录的药食同源物质达106种。对比今年中秋的各种中药月饼,记者发现,枸杞、陈皮、铁皮石斛、百合、山药等是热门添加成分。
月饼加入中药成分,口感到底如何?购买了北京同仁堂中药月饼的市民牛先生告诉记者,有一些口味可以明显吃出中药味,比如其中的玫瑰西洋参当归月饼,一口下去先是玫瑰味,然后就是西洋参当归带来的淡淡苦味,但是要看添加的中药成分和含量,有些就是普通的月饼口感。
食药同源成消费新选择
有网友评论“吃中药月饼属于没苦硬吃”,然而联想到之前相继火起来的中药茶饮、中药面包、中药冰淇淋等一系列“中药+”产品,其背后折射出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对食药同源产品里蕴含的健康理念的追求。
《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后者即是药食同源物质,今年的中药月饼再次将这一概念带回大众视野。
“乍一听中药月饼,第一反应是噱头。”福州“90后”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了解中药月饼的成分后,他才意识到日常生活中很多食材本身就是中药,比如山药、枸杞等,中药月饼只是凸显了其中药身份而已,“平时我自己也会在日常餐饮中加一些中药材,比如说金线莲、枸杞、当归等,调节身体健康。”
如今,中医养生越来越受年轻群体关注。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中医养生话题阅读量、流量非常高。相关数据显示,18岁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药食同源+滋补类食品成为新生代消费首选。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中药月饼能火起来,一方面说明年轻人越来越接受和喜欢国潮养生文化,另一方面,中药茶饮、中药月饼等药食同源食品,以新奇的形态和口感,契合了年轻人追求健康和新奇体验的心理,但是“中药+”产品如何持续发展,而非昙花一现值得探索。
相比仅在部分中医药单位销售的中药月饼,走访中,记者注意到低糖低脂的健康月饼也越来越普遍——山姆会员超市推出低糖杂粮月饼,稻香村推出16味的“低糖稻香”月饼……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月饼行业消费趋势洞察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对月饼的健康化需求与产品创新期望将为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中药月饼药材含量低
中药月饼到底有没有养生作用?根据北京同仁堂的中药月饼成分表,一块80克的玫瑰西洋参当归月饼仅含有0.4克当归、1.6克西洋参,与医生建议的正常成人用量相比含量较低。目前,各大中药月饼商家也并非将功效作为主要卖点。
业内专家认为,一些药食同源食品所含的中药材成分含量很低,不见得有养生作用,中药月饼重在将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与传统民俗相融合,让中医走进百姓生活。中草药茶饮企业福州良冶山相关负责人杨四姐提醒,无论是中药月饼还是中草药茶饮都要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养生健康更多还是要看个人生活习惯。
月饼具有高油高糖特点,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月饼购买和消费提醒中特别提到,大部分月饼的油脂和糖分含量较高,老年人、儿童以及肠胃不适者,要注意不宜过量食用,对于需要控糖的人群,要关注月饼外包装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合理选购无糖或低糖产品。
药食同源养生热潮也引发了一些乱象,例如部分商家打着药食同源的旗号,将成本仅10多元的普通食品进行高价销售,一些中药药膳等添加的不是药食同源食材而是药品。
对此,省消委会提醒,不要购买相关“三无”中药产品,不要过度迷信商家对其功效方面的宣传,若发现相关违法情况,及时拨打12315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记者 沐方婷)
- 福州市防震减灾中心:打造"1236+"新模式 开创防震减灾新局面(2024-09-14 08:18:26)
- 福州影视产业发展研修班举办(2024-09-14 07:49:32)
- 中秋国庆期间 福州开展“四风”问题监督检查(2024-09-14 07:49:26)
- 【网络中国节·中秋】火眼金睛,守护罗源人“舌尖上的中秋”(2024-09-13 17:13:25)
- 福州市区!即将开启!就在中秋假期!(2024-09-13 16:13:16)
- 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2024年中秋节安排(2024-09-13 15:51:32)
- 福州人注意了!从明天开始!这些地方的流量将大幅上升!(2024-09-13 13:24:49)
- 天涯共此时 两岸一家亲——二〇二四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掠影(2024-09-13 10:48:10)
- 福州文旅在沪招商推介 八大项目签约总额超15亿元(2024-09-13 10:16:03)
- “河长杯·幸福河湖 山水之城”摄影大赛启动(2024-09-13 10:16:03)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