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

福州曲艺《滴水人家》走向全国舞台

2024-08-08 08:47:24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管澍 张旭阳

“藤山滴水人家,长夜倦灯苦捱。书记察情令下,流水音佳,爱民人在今夏。”福州曲艺《滴水人家》取材于1992年《福州晚报》刊发的报道《盛夏送水胜甘露“马上就办”见真情》,2021年底一经亮相,就斩获各类大奖。今年8月10日,作为全国7部大中型入选作品之一,《滴水人家》将亮相在河北省邯郸市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

《滴水人家》表演现场。

出发前,8月6日下午,《滴水人家》在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精彩上演,经过提升后的《滴水人家》将再一次擦亮品牌,绽放全国舞台。

评话名家刘宜威。

扎根生活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方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滴水人家》作品的雏形来自于一则1992年发表在《福州晚报》上的短新闻《盛夏送水胜甘露“马上就办”见真情》,讲的是党和政府如何快速解决藤山弄居民用水难的问题,深情传颂了福州市委倡导的“四个万家”“马上就办”优良作风,真挚地反映出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

众所周知,现实题材的主旋律故事是文艺作品中最难写的,写得太直白,难免概念化、政治化、表面化,观众“不买账”。

面对有限的素材,如何以小见大,做成让百姓喜欢的曲艺?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可谓下足功夫,首先想到了“扎根人民、深入生活”这一创作的必由之路,通过调查采访去挖掘新闻背后的真实故事。

随后,该项目策划林楠(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副所长)迅速牵头成立专家队伍,带领主创团队,第一时间深入相关的社区以及自来水公司了解情况,找到8位亲历者(他们当中许多是年逾七十的老人),花了一周时间完成摸底和采访,并多次召开创作攻关会议。

就这样,在与老人们的攀谈中,主创人员听闻了藤山弄居民如何节约每一滴水,无奈去借水、偷水的真实案例,了解了船上人家感叹“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酸楚,得知了领导进船舱被篷罩磕到,翻起桌盖看到两块萝卜干的故事……获悉大量生动细节之后,创作大门逐渐敞开。

“在大量采访和对史料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20世纪90年代初,还有一件事关福州民生的大事——同样在‘马上就办’的精神指导下,福州帮洲104户船上人家10个月就搬到岸上居住。”林楠回忆道,“所以当时我们认为应把这同一个主题的事件导入《滴水人家》的题材中,让滴水人家与船上人家形成故事的主副两条线,彼此推动着故事走向高潮。”

经过1年多的创作和编排,《滴水人家》在2021年12月首登第八届福建艺术节暨第五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节)目展演,获得相当于一等奖的优秀剧(节)目奖,是当年曲艺类的唯一一个。《滴水人家》不仅获得业内一致好评,也被大量老百姓喜欢。

据介绍,此次全国展演前,主创团队根据业内建议和观众反馈,将现有版本进行精练提升,对演员的表演也进行了进一步打磨和提高,从文本、表演到舞美灯光,都得到全面提升。

“95后”年轻演员陈璐嘉展示评话和伬唱技艺。

守正创新

曲艺融入现代生活

新时代曲艺创新,是广大曲艺工作者要面对的一大课题,如何做到“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滴水人家》用实际行动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福州评话源于唐宋俗讲,以说为主,韵散结合,夹说夹吟,被誉为“人文活化石”;福州伬艺一树多枝,自弹自唱,说说唱唱,略有表演。

这两朵福州曲艺的“双生花”在《滴水人家》中有机结合,展现得淋漓尽致。3名福州评话演员,风格各异,轮番上场;14名福州伬艺演员,自弹自唱,形式鲜活。为了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避免因节目时间长带来的观感疲劳,评话演员通过角色变换、台位变换,伬艺演员通过丰富的乐器表演和肢体语言,最大限度增加舞台表现力,让视觉不再单一,舞台更显灵动。75分钟的演出,张弛有度、扣人心弦。

从剧本创作来说,知名剧作家陈欣欣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亲情、爱情、邻里情、干群情巧妙融合成一个有情有趣有人物有生活的曲艺故事。透过作品,可以看到面对亲情“儿不愿尽孝亲不在,就让我尽一尽寸草心”的拳拳孝心;对于爱情“我和伊正年轻,同心协力,不相信换不来好日子”的忠贞不渝;可以看到“有人情就有温暖,人情比水贵”的融洽邻里情;可以看到面对百姓疾苦“领导神情凝重不开言”的好领导形象。

在有血有肉的作品基础上,福州曲艺作家黄宗沂倾力加盟,糅合进大量具有“虾油味”的市井气息,通过口头语、俚语俗谚和特殊语法表达,一下子拉近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比如“等到马生角,最后还是了”“空腹吃拳头,话都说不出”等福州俗话的运用;将老人形态描绘为“头欹欹,背弯弯,发如雪,瘦哒干。条条绉纹如刀砍,写满劳碌与辛酸”……都让作品更接地气,充盈着福州地方韵味。

两位作家的珠联璧合,使得整个剧目酣畅淋漓,让观众在舞台的方寸之间,体会了留守老人的孤单、现代爱情的纠结、当代人的压力、子女陪伴赡养父母与去远方追求理想之间的矛盾等现实问题;在主旋律题材的背景下,关切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提炼出动人的价值内核,如孝老爱亲、忠贞不渝、坚守信义、牺牲奉献等,通过艺术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用艺术引领审美,让观众一边享受着艺术的滋养,一边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力量。

评话名家林信清(右)与“95后”年轻演员同台演绎剧情。

传承发扬

老中青汇聚曲艺舞台

《滴水人家》开场,评话老将刘宜威以特有的厚重烟嗓诉说一个略微沉重的故事背景,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中生代骨干郑怡手抱琵琶,一人多角,唱腔时而高亢时而婉转,到最后“95后”姑娘陈璐嘉以俏丽洒脱的风格带故事走向明朗结局……

从亮相舞台伊始,《滴水人家》便汇聚了福州评话伬艺的老中青三代,让观众能第一时间领略到从事曲艺40余年的资深老派的沉稳韵味,从事曲艺10多年的中坚力量的风华正茂,以及刚踏入曲艺殿堂的新生代的青春质朴。

据介绍,《滴水人家》在创排初始就确定了要集合老中青三代并以年轻演员为主的演员架构,除了评话老将刘宜威和林信清外,剩余的都在45周岁以下。

林楠说:“曲艺的传承和人才梯队的建设,始终是传习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很高兴看到,传习所有了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平均年龄在32周岁,一直秉承着‘老带新’的传承模式。”

传习所三级演员刘宜威退而不休,他告诉记者,他正带着8名徒弟,其中有不少还是高校在读学生。评话老将林信清的一名徒弟也在不久前加入了传习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找我们学习评话。后继有人了!”刘宜威说。

近年来,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立足福州本土文化,创作了越来越多如《风雨苍霞人》《滴水人家》这样的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高水平曲艺佳作。

让我们共同期待,福州曲艺《滴水人家》在全国舞台上大放异彩!(记者 管澍/文 张旭阳/摄)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烈火之鉴!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警示录!
烈火之鉴!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警示录!
福州纺织工业元宇宙辅布司园区揭牌
福州纺织工业元宇宙辅布司园区揭牌
福州240小时过境免签宣传片《让世界看见福州》
福州240小时过境免签宣传片《让世界看见福州》
紧急救援!福州一对年轻男女被困
紧急救援!福州一对年轻男女被困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再升级 一窗服务延伸至邮寄环节
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再升级 一窗服务延伸至邮寄环节
专题推荐
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
2024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
2024“一带一路”商协会大会
2024年福州市网络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