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上“超级大脑”,这里的码头工人能“隔空取物”
码头上,数艘巨轮一字排开,数十米高的大型机械挥舞“巨臂”作业,干劲十足;后方堆场上,5G智能巡检机器人来回巡检,自动化轨道吊运转自如……
在福州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轨道吊开始移动,从堆场上抓起一个集装箱,平稳地将其放在自动驾驶集卡上。随后,自动驾驶集卡启动,将集装箱运往堆场中的指定位置。
福州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无人作业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 摄
此刻,码头上空无一人。在远程控制中心里,今年48岁的远控轨道吊操作员郑文清正坐在办公椅上,盯着面前的显示屏,左手移动手柄控制吊具平移,右手移动手柄控制吊具升降,操纵着轨道吊,对集装箱进行“隔空取物”。
“现在工作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提起这两年工作的变化,郑文清告诉记者,以前每次作业都要爬到20多米的小玻璃房里,一上去就是8个小时,冬冷夏热、风吹日晒。“我们要长年低头弯腰,很容易椎间盘突出。现在可以挺直腰杆,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完成操作,变化真的很大。”郑文清说。
远程控制中心内,轨道吊操作员正在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 摄
技术改变了工作环境,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数智中心可以实现一人同时监控6台机器,作业效率大大提高。”郑文清告诉记者,自动化轨道吊依托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完全无需司机上机操作,就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
如果说集装箱码头的“超级大脑”解决了自动化,福州港江阴港区13号泊位则利用数字孪生系统,对整个码头船舶作业实现360度监控管理。
福州港江阴港区13号泊位码头运营经理曾东海告诉记者,该泊位水流条件复杂,交通流多,对船舶进出港及离泊作业安全要求高。引入智能化系统辅助人工判断,能够明显提高安全作业水平。
码头的堆场内,货物正被运走。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 摄
“以前测算泊位利用率,需要耗时一周。现在半小时内就能给出数据,有效解决了船舶进出港拥堵情况。”曾东海表示。
这只是福州港“数智化”转型的缩影。近年来,依托数字赋能,福州港先后落地自动化堆场街区集卡识别系统、智慧安质系统平台、5G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理货系统、“智慧港”平台等项目,大步迈向智慧化。
福州港相关负责人介绍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将是福州港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期”,也是福州港从大港迈向强港的“重要窗口期”。福州港正加快建设海上互联互通国际运输大通道,加快推进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打造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战略通道。(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
- 他们无惧“烤”验 力保供水供电(2024-07-12 09:24:44)
- 码头设备零排放 调度作业全遥控——首届“福州港开放日”见闻(2024-07-12 08:41:57)
- 福州港的“数智新生”(2024-07-11 23:24:57)
- 40℃!福州能人工增雨降温吗?最新回应!(2024-07-09 15:02:49)
- 元洪作业区四泊位再向规范化迈进 变更用海海域使用论证报告通过评审(2024-07-08 10:45:17)
- 福州港建设生产“双过半”(2024-07-08 07:56:37)
- 江阴港区自动化远控岸桥投用(2024-07-07 08:11:31)
- 探访福州港首个零排放全电动码头(2024-07-05 15:33:26)
- 福州高新区将开发3000亩项目 涉及规划轨道交通3号线、10号线布局(2024-07-05 08:13:15)
- 闽东北首个零排放纯电动码头投运(2024-07-02 07:37:39)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