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

程吕底亚:福建女子教育的拓荒者

2024-06-24 08:19:06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肖远强

这两天,“鼓岭之友”程高登夫妇又回到了鼓岭宜夏村的“老家”,在程高登的曾姑婆——程吕底亚的别墅遗址前,向记者讲述了程吕底亚的在华经历。

“女子也应该接受教育。”这是程吕底亚秉承的信念。在福建50余年间,她创办多所女子学校,培养了许多知识女性,成为福建女子教育的拓荒者。

1928年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教职工合影。来源: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创办女校

倡导女子受教育

程吕底亚。来源: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

1889年12月,年仅26岁的程吕底亚受美以美女布道会派遣来到中国福建,开始了她50余年的传教办学生涯。她最早在福清落脚,在龙田教堂边租赁民房创办了龙田妇女学校(后几经易名,现为龙田中心小学),倡导女子受教育的权利。

1904年5月,程吕底亚参加了在洛杉矶举行的基督教美以美会总会议。会议上,她申请在中国南方建立一所女子大学。最终,美以美会同意了这项申请,并指定程吕底亚等3人共同组成一个委员会,负责学校的选址、规划、基建、课程设置。

1908年,华英女学堂(华南女子大学预科学校)在福州成功创办,程吕底亚担任第一任校长,首期招收学生13人。创办初期,学校困难重重。1914年,校舍建设遇到了严重危机,程吕底亚远在美国的哥哥约翰逊博士和夫人听闻此消息,抵押了自己的农场,将筹得的资金寄回中国,才使得校舍如期竣工。

1916年,华南女子大学预科学校升格更名为华南女子大学。第二年,学校开始设四年本科课程,学生读完可获学士学位。最初,学校的本科班只有5名学生。二年级结束时,其中两名学生得到去美国学习的机会。一名叫王世静,到晨边学院学习,1921年经校长推荐获得巴伯奖学金到密歇根大学继续深造,于1923年获得硕士学位。另一名学生叫何珍妮,进入爱荷华的蔻伊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回国,到福清担任一所女子初中的校长,成为福建第一位担任校长职务的华人女子。

此后,华南女子大学声名鹊起,招生数不断增加。1921年,预科生增至202人,本科生增至42人,宿舍开始容纳不下学生,学校为此新建了宿舍楼。1928年,华南女子大学改称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的前身。

1940年,程吕底亚(左)和王世静的合影。来源: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

言传身教

“受当施”精神仍传承

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尚未普及,程吕底亚为了吸引更多女子入读,特地让学校为学生提供吃住,甚至发放衣物和零用钱。

即使初期全校只有十来个学生,程吕底亚也坚持配备雄厚的师资力量,聘请拥有硕士学位的传教士、留学生等前来教学。学校的毕业生可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研究院学习。

办校过程中,程吕底亚言传身教,使学生明白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权意味着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她十分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鼓励学生演话剧、办音乐会;开设科学育儿实验基地,让学生到乡村支教、普及卫生常识等。

华南女子大学预科班的校友后来回忆,她们每个星期天都到乡下去教小孩唱歌,给小孩讲故事。

据统计,那时的华南女子大学毕业生中,有78%的人服务于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事业,创下当时全国最高纪录。

1925年1月,程吕底亚请辞校长职务,在此之后,她仍留在华南女子大学工作,直至1941年8月25日病逝。

程吕底亚奠定了华南女子大学的办学理想和“受当施”精神,一代又一代的华南女儿将这种精神传承下来,传播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程吕底亚作为外籍人士,载入了1997年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编著的《福建女名人》一书。

追寻足迹

续写百年情缘

程吕底亚播下的友谊种子,如今繁茂成林。为了追寻程吕底亚的足迹,程高登和他的父亲程闽岱于20世纪80年代多次来到福州,继续谱写这段延续百余年的难舍情缘。

2005年,程高登退休后携妻子来到福州,在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任教,从事英语口语、英语商务读写、公共演讲艺术等课程教学,完成程吕底亚生前的心愿。往后的日子里,程高登用一系列行动,持续促进中美两国文化交流。

在程高登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他介绍的福州和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产生了浓厚兴趣。在程高登的影响下,一些外国人还来到学院任教,感受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参与到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事业中。

在程高登牵头下,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在国际化办学、国际化师资建设上不断突破,协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化视角、英语演讲能力突出的青年学子。

程高登曾多次回忆起曾姑婆在鼓岭的生活情景:“那时有许多医生、教师来鼓岭,带来了前沿科学知识。每年夏天,他们到鼓岭避暑休闲,谈论学习。我的祖父带了X光机和病例报告,跟当地医生交流,曾姑婆和老师们一起探讨教育和学校的发展……”(记者 肖远强)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讲述福州|手上功夫——软木画
讲述福州|手上功夫——软木画
福州市区首座曲面人行天桥来了!
福州市区首座曲面人行天桥来了!
福州人都懂的“避暑神器”
福州人都懂的“避暑神器”
青年集市亮相 众多非遗项目精彩上演
青年集市亮相 众多非遗项目精彩上演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挂牌成立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挂牌成立
专题推荐
“青”爱的鼓岭——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古厝背后的故事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询问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