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文化志愿者、福州老建筑保护者林强:翻山越岭的“走村队长”
【一线讲述】
翻山越岭的“走村队长”
讲述人:闽都文化志愿者、福州老建筑保护者 林强
我是从2009年开始“走村”的。那时候还叫“走线”,就是跟着户外团队走一些旅游和登山路线,了解更多所在地的文物古迹。还记得我走的第一个点是福建福州马尾区的船政建筑,不论是被称为“塔锚地”的罗星塔,还是纪念马江海战英烈的昭忠祠,抑或婴脰山上金碧辉煌的天后宫,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2年,我加入了福州老建筑团队,不仅结识了许多同道中人,也拓展了观赏老建筑的视野与角度。以前受资料限制,我们多去探寻A级景区、文保单位,后来逐渐关注到低等级文物、未定级文物、历史建筑、风貌建筑,甚至是没有“身份”的建筑。最后,索性开始走遍所有与历史文化有关的遗存、遗迹,大到古厝、寺庙、桥、塔、亭、牌坊,小到一口井、一块碑、一通石刻、一尊佛像、一只脊兽。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我也成了“走村队长”。
我们经常跋涉在荒山野岭,或者去人迹罕至的偏远乡村。为探一块碑,栉风沐雨来回奔波;为进一座庙,被人误会报警驱赶;为访一段古道,语言不通问路无门……凡此种种,都是“走村”路上常见的经历。
而“走村”途中,最让我们心酸无奈的是古建筑的消失。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在大自然的不可抗力中,一些古建筑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乡野,直至被人们遗忘,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发声。比如,2022年10月,我们发现闽侯县彭湖村一座廊桥上堆满了枯草,有很大的火灾隐患,于是马上联系当地文物部门。我们还借助媒体、网络呼吁,将一些濒临拆除的古建筑保留下来,或易地重建;我和队员们在闲暇时间,会到三坊七巷、上下杭等地进行闽都文化宣讲,讲述传统古建筑的美,宣传古建筑保护理念,提高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我们的努力渐渐得到了认可,福州老建筑团队的成员入选了福建省“最美文物守护团体”。
脚下的路还很长,我们只想尽绵薄之力,用脚步丈量先人活动的范围,用镜头记录人们生活的痕迹,在更多人心头种下爱乡情怀与古建保护的种子。
(项目团队:记者 陈之殷、高建进、丁一鸣、王斯敏 见习记者 李健 通讯员 丰瑶、张川惠子)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01日 07版)
- 福州市片仔癀博物馆庆祝“福州企业家日”暨市中小微企业商会成立(2023-11-02 20:59:24)
- 大美非遗|复活“福犀”(2023-11-02 20:49:05)
- 闽侯批复!设立福州高新区三个社区居委会!辖区范围定了!(2023-11-02 20:49:00)
- 中国镍基超导体机理研究重大突破(2023-11-02 20:21:59)
- 突发!福州一地库发生意外!车辆受损严重!(2023-11-02 20:20:43)
- 福州3镇入选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2023-11-02 19:04:04)
- 影像福州|山林环抱居幽静(2023-11-02 19:03:54)
- 影像福州|楼阁峥嵘出翠微(2023-11-02 19:03:54)
- 福州市人才发展集团党委举办主题教育第二次读书班(2023-11-02 18:02:39)
- 福州建立新模式 公积金逐月冲房租(2023-11-02 18:00:41)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