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之光
“中华第一灯”点亮五千年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似一支蜡烛,而像满天星斗”。
在这“满天星斗”的亮光中,有一点光在中国东南沿海已经点亮了五千年,它有着“中华第一灯”的美誉——福州昙石山遗址出土的一盏陶灯。
这盏陶灯造型奇特,通高28.6厘米,灯手握柄部可自由挪动,灯孔朝里可挡一面风,灯油倒入浅盘可自动熄灭,设计非常合理。
这盏灯,比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早了两千多年。
昙石山遗址是福建省唯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考古遗址。昙石山遗址代表的昙石山文化,是先秦时期闽台两岸海洋文化的源头,距今5000年~4300年,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是中国东南沿海最早被命名,也是福建省第一个被确认的考古学文化。
2020年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在《Science》发表论文指出:广泛分布在太平洋岛屿的南岛语人群的DNA,与中国早期南方沿海地区人群(漳平奇和洞、闽侯昙石山等)直接相关,且可追溯至8400年前。
厦门大学历史系董建辉教授研究表明,虽然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但南岛语系的因素并没有消失殆尽,例如福州话和南岛语中,“脚”均发音“Ka”。时间,并没有完全抹去乡音的印记。
“昙石山是典型的贝丘遗址,可以说‘福建海洋文化就从这里开始’。”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馆长董平研究员认为,昙石山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为福建史前文化树立了一个标尺,它将福建文明的历史由三千年前推到了五千年前。
五千年前,昙石山的先民,以闽江下游为中心,开创了八闽人文血脉的先河。同时,以拓展海洋的气度,冲破惊涛骇浪,驶向辽阔的大海,在广阔的太平洋上开枝散叶。
搏风打浪
人类航海史大事件从福州启航
时光荏苒,大海依旧宽广。昙石山先民的后代在福州大地繁衍生息,文明持续进步。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福州成为闽越国都城冶城的所在地。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在长乐闽江口造船出海,该地遂称吴航头。三国时代,吴主孙权在吴航头造船。此后千年,吴航头的造船声一直敲响。
千年后的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来到这里。这年冬日的一天,长乐吴航头的天气给力,趁着东北风正劲,郑和一声令下:“出发!”
站在高高旗舰船首的郑和,指挥着2.7万多名壮士,在盛大的仪式中,开启了七下西洋的史诗。为了出行平安,郑和将吴航头改称太平港。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创造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航线最远的航海纪录。28年间,郑和船队每次都驻泊在太平港,候风放洋。
郑和下西洋每次都从福州启航,既奠定了福州老牌造船航海基地的历史地位,更让福州走向海洋、走向世界成为必然选择。沿着郑和的“足迹”,越来越多的福州人渡海创业,向海而生,继续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20世纪90年代,“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海上福州”应运而生。进入新时代,立足新起点,福州牢记嘱托,“东进南下 沿江向海”,一座新城在东海之滨屹立崛起,续写着向海图强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