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百花文艺奖走过三十载:百花齐放 盛世开颜
20日,福建省第十届百花文艺奖颁奖晚会将在福建大剧院举行。
福建省百花文艺奖已走过30个寒暑。一批又一批闽派文艺先锋戎马倥偬、举旗领军;一茬又一茬闽派文艺精品劈山开路、启智润心。
蓄势积能,从高原到高峰
作为福建省唯一的综合性文艺大奖,福建省百花文艺奖由省委、省政府主办,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每3年举办一次。自1994年举办首届评奖活动以来,共评选表彰了1288件优秀原创作品,推出了一大批展现党的丰功伟绩、反映时代呼唤、讴歌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精品力作,营造了良好的文艺环境,有力推动了福建文艺创作,不断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文艺力量。
3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科学的评奖体系支撑下,福建文艺创作不断繁荣,屡攀新高。1288件原创获奖作品,不仅筑牢庞大的文艺创作基底,更助推更优质的福建文艺精品在全国崭露头角。
福建是戏剧大省,更是戏剧强省。自福建省百花文艺奖设立以来,高甲戏《上官婉儿》、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越剧《唐琬》、闽剧《生命》、莆仙戏《踏伞行》、京剧《赵武灵王》、芗剧《保婴记》、话剧《沧海争流》……获奖大剧层出不穷,欣赏性、艺术性、思想性日臻胜境。这些在百花文艺奖中夺魁斗艳的戏剧大作,频频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戏剧“梅花奖”、“曹禺剧本奖”、“田汉戏剧奖”等国家级奖项。
今年5月,福建戏剧家郑全、孙砾在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双双“摘梅”。郑全15年苦心孤诣打磨越剧《唐琬》、不懈竞梅的艺术追求打动众人心。当民族歌剧《与妻书》里福建籍烈士林觉民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怜妻爱子的情深义重被孙砾用一腔热血演绎得荡气回肠时,福建歌剧艺术经过多年积淀迎来井喷式发展。
近年来,我省文艺创作日益繁荣。《海边春秋》《谷文昌》《去人间》等文学精品接续涌现;《山海情》、《那山那海》、《爱拼会赢》、“红色三绝”系列(《绝命后卫师》《绝境铸剑》《绝密使命》)等电视剧精品有口皆碑;《古田军号》《我和我的祖国》等电影佳作叫好叫座;福建音乐实现“五个一工程”奖歌曲“十连冠”佳绩;福建曲艺蝉联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福建油画《战地黄花》、国画《廖俊波》等多部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福建戏剧蝉联七届“五个一工程”奖、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6部剧本获曹禺剧本奖……
去年,福建文艺佳作迭出、捷报频传,接连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福建省共有10部作品获奖,获奖作品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今年,在中国戏剧梅花奖的15个获奖名额中,福建省花开并蒂,成为各省(区、市)中收获最丰的一家;福建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林子豪勇夺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组)第一名,实现福建省在该赛事上奖项零的突破……
强基固本,从闽式到闽派
迈入新时代,八闽大地生机勃勃,文艺之风磅礴雄健,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福建精神,彰显了闽人智慧,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被有关专家、同行和新华社等媒体称为“闽派”特色文艺现象。
2000年,福建省第三届百花文艺奖开评,泉州籍音乐家杨双智的原创民族歌剧《素馨花》摘得优秀剧目二等奖。纵向来看,2017年,杨双智再凭南音钢琴曲作品《梅花》荣获福建省第八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实现福建百花文艺奖设立以来钢琴作品首次获奖;横向来看,在历届百花文艺奖的获奖名单里,民族歌剧《阿美姑娘》《土楼》《松毛岭之恋》《鸾峰桥》承前启后,背后的时代景深是民族歌剧原创以及歌剧艺术传承、普及、赏鉴在福建省渐成风尚,福建歌剧艺术发展进程有目共睹。
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百花文艺奖的30年历程,见证了福建文艺从“闽式”到“闽派”的跃升,闽派特色文艺现象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思考。
何以成派?尽得风气之先。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这是福建文化文艺事业发展最为重大而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全省文艺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挥独特优势,创作推出一批思想深刻、特色鲜明、丰富多彩、质量上乘的精品力作,在多个领域形成态势,推动文艺品牌塑造和整体提升。
何以成派?兼收并蓄为本。
福建文化多元、兼容并蓄,闽派特色文艺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历史发展中,福建文化既保有中原文化的厚重博大,又传承闽越文化的古朴风韵,还浸染海洋文化的绚丽斑斓,为福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丰厚滋养。比如,获文华大奖的戏剧《踏伞行》,立足于千年莆仙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艺术特征,挖掘与现代精神共通的题材,于古典中彰显当代审美意趣,被专家誉为“古老剧种传承发展的里程碑作品”“戏曲守正创新的典范”。
何以成派?与时偕行是要。
福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闽派特色文艺反映了伟大的时代精神。40多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绘就了一幅气势恢宏、磅礴壮丽的改革画卷,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弘扬时代精神,是闽派特色文艺的突出特点。比如,党的二十大期间,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那山那海》,以宏大的时代视角讲述了闽东畲乡群众实现摆脱贫困、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何以成派?经天纬地凝神。
福建侨海资源优势明显,闽派特色文艺联结起了海内外华人的情感,体现了开放的文化特质。1580万闽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福建省深挖海丝文化内涵,展现侨乡文化魅力,让文化的力量跨越山海、超越国界、直抵心灵。歌仔戏《侨批》以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为线,运用华侨华人喜爱的艺术形式,讲述一段福建人下南洋的故事,展现了家国情怀,新加坡、印尼、美国等众多国家侨胞线上线下观看,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反响。
潮起东南,月涌大江。当代文艺评论的京派、海派与闽派三分天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出张炯、谢冕、孙绍振、陈晓明、南帆等一批闽派批评代表人物。
闽派诗歌始终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福建和北京、四川曾被称作中国当代诗歌的“金三角”。冰心、林徽因、郭风、蔡其矫、郑敏、舒婷、汤养宗等福建诗人享誉全国。中国海洋诗会落户宁德,连续两年在霞浦举办诗歌活动,汤养宗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是闽派诗歌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就。
近年来,闽派影视剧异军突起。电视剧“红色三绝”系列、《山海情》等,电影《古田军号》《谷文昌的故事》等精品力作接续涌现,在选题上聚焦福建故事,在艺术上展现福建风格,在内涵上彰显福建精气神,多部影视剧获“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百花奖”、“飞天奖”、“金鹰奖”,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文艺闽军昂然崛起,文艺生态日益繁盛,规模效益愈发凸显,从项目策划、创作制作到宣传推广、人才培育,福建省逐步建立起文艺创作生产的全链条、大集群。厦门大学、集美大学成立了电影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等多所高校的艺术、传媒等专业不断发展壮大。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视剧大会落户厦门,丝绸之路国际纪录片大会落户泉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IM两岸青年影展等节(展)影响不断扩大,“影视热”辐射全省。福建省培育了以全域影城为方向的厦门影视基地、以海洋为主题的平潭影视基地、以山水取景为重点的泰宁影视基地,实施福建特色影视外景摄制地培育计划,陆续引入影视生产创作、特效制作等各类企业超过1500家,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影视基地格局。
启智润心,从争妍到争优
文艺创作的规律是,缘起于人心,最终抵达于人心。在锻造一代人的精神脊梁上,在哺育一方人的心灵成长中,在涵养一域人的文化气质时,百花文艺奖策马扬鞭,从之者众。
今年第十届百花文艺奖获得者刘岸的长篇小说《子归城》以深刻的反思、大胆的鞭挞令读者肃然起敬。全书160万字,历时13年创作,著作以“陆丝”“海丝”的过去和现在为两个叙述层:一层从辛亥革命之夜开始一直到尼古拉二世逊位,描述了1911年至1917年间在古城子归城里发生的系列故事;另一层以2016年“我”在小说创作过程中的经历为线索,描写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城市的当代生活图景。刘岸说,《子归城》的“子归”有三重含义:子孙回归故乡;让书中人物集体带着读者回到精神原乡;回到丝绸之路文明甚至人类文明的原点和初心去思考根源性的问题。该书冀望从这三个维度去思考和追问文明的辨与析、褒与贬、抑与扬、取与舍、承与革、救与赎的问题,表达刘岸对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文明的思考、褒贬、抑扬、鞭挞、追索和叩问。
艺在人享,贵在出新。多年来,福建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立足福建地域文化资源优势,重点突出“加强政治引领”与“推动创作优秀作品”有机融合,在“争优”上做文章、在“争先”上下功夫、在“争效”上使实劲,推动文艺创作理念、思路、内容、方式等全方位创新,用心用情用功打造更多具有福建文化标识的文艺精品,推动新时代福建省文艺事业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一方面,积极助推文艺精品创作,让群众有得学。围绕党和国家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战略、重大主题,聚焦新时代伟大变革、民营经济等题材。以多元化的创作主题,集中打造反映时代之变、福建之美的优秀作品,满足和引导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
一方面,积极打造文艺宣传阵地,让群众够得着。重点做好“福”文化、红色文化、朱子文化、海洋文化等福建特色文化的传承弘扬和转化利用,通过文艺创作、展览展示、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形式,展现八闽特色风情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一方面,积极锻造文艺惠民品牌,让群众享得到。持续深化“欢乐常相逢”——新时代文艺惠民八闽万村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大力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下基层、进校园,不断提升基层和农村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满足他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一方面,积极做好人才储备培养,让群众不断“炊”。加大中青年文艺人才和文艺领军人物培养,充分利用国家级赛事展演和全省重大艺术活动等平台,积极为青年文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提供舞台。坚持“引进来”和自主创作相结合,加强对青年文艺人才的扶持和传帮带,推动艺术人才骨干崭露头角、挑起大梁。
今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随后,福建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专题会议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指出,福建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在凝心铸魂上发挥福建优势,在服务大局上展现福建作为,在文化传承发展上彰显福建特色,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上凸显福建担当。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闽派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聚力建设文化强省。为进一步落实相关精神,省委宣传部探索建立福建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一库两制”工作机制,即“全省文化艺术重点项目储备库”和“全省文艺精品项目定期调度推进制度”“省重点文化文艺项目和文艺发展专项资金完成情况督查制度”,相关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记者 陈尹荔)
- 这场活动“长乐味”十足,连央视栏目组也来拍摄!(2023-11-20 09:17:22)
-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团队破解半世纪难题 率先揭示胞外生长素新受体(2023-11-20 08:14:48)
- 东街书院文化讲坛第四期举办(2023-11-20 07:53:12)
- 《远风诗草》读者交流分享会举行(2023-11-20 07:53:12)
- 2023福建旅游交易会闭幕 系列举措持续激发文旅活力(2023-11-20 07:48:33)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将表彰福州文化企业十强(2023-11-20 07:45:47)
- 局地气温跌破0℃!霜冻蓝色预警!福建未来天气……(2023-11-18 21:42:23)
- 福建土楼,亮相巴黎!(2023-11-18 21:08:37)
- 电影《吾爱敦煌》福建首映礼圆满举办(2023-11-18 17:05:09)
- 福州与贵阳两地签订旅游客源互送协议(2023-11-18 15:50:00)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