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快排水后,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包括喷施叶面肥,及时消杀……”8日,在闽侯鸿尾乡,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来到鸿尾村指导农民潘秀珠做好灾后生产恢复。
受台风“海葵”影响,全市水稻、甘薯及果蔬等农作物均遭受不同程度损害。6日起,市农业农村局将工作重心从防灾抗灾转向救灾复产,及时组成11个灾后恢复生产专家服务队,奔赴田间地头“把脉问诊”。
在永泰赤锡乡,当地中稻种植面积达两三千亩,距离收成仅剩不到3周时间,这场超出预期的强降雨,对当地农户的打击不小。
现场,市种子服务站与市县农技服务人员听取种植户需求,并向其详细讲解水稻灾后生产技术措施。
与此同时,各地灾毁农田理赔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在永泰富泉乡蜚安村,种植户黄易潮田里的水稻大片倒伏,他想尽快申请到理赔款,以便后续种植其他作物。“我一上报保险公司,他们第二天就上来查勘,速度很快。”黄易潮说。
据悉,台风过后,人保财险永泰支公司立即组织所有理赔工作人员分赴各乡镇,开展现场查勘、定损、理赔工作。为提高理赔效率,由有关乡镇、村先登记受害农户信息后统一报送,以便尽快把赔款送到受灾户手中。
据悉,市农业农村局还积极开展农资物品储备工作,力保粮种、农药、肥料、农机等各项物资储备充足,确保当地农民及时开展生产自救,把洪水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目前,全市共收储水稻种子46.49万公斤,可播种面积29.44万亩,将根据受灾情况及时进行调拨,确保农业生产稳定。(记者 蓝瑜萍 叶欣童 通讯员 郑泓)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