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福清渔溪镇建新村发展特色龙眼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2023-05-23 07:51:09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叶欣童

福清渔溪镇建新村发展特色龙眼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建新村内道路整洁、环境优美。(建新村供图)

初夏的傍晚,建新水库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附近成片的龙眼林,一望无际。福清市渔溪镇建新村的果农们正在林间细细查看龙眼树的生长状况。“龙眼花期刚过,再过三四个月就能收成了,期待又一个丰收年!”一名果农对记者说。

积极谋划

白手起家做大特色产业

1970年,为了解决农业用水和抗旱问题,福清决定兴建建新水库。为了支持水库建设,建新长岸、贤升、秋下等3个自然村53户318人加入移民队伍,来到眼下扎根的这片土地。

在移民后的50多年间,集老区、库区、山区于一体的建新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利用优势资源,积极谋划做足产业发展文章。如今,村内2000多亩的龙眼林就是最好的证明。

渔溪是龙眼大镇,建新则是渔溪的龙眼大村。据村务员廖要要介绍,建新村种植龙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代,目前仍留存有一株近400年树龄的龙眼树。清光绪年间,建新村又将兴化一带的良种与本地品种嫁接,经过100多年的繁衍改良,房前屋后的龙眼已经成为建新村家家户户的“标配”,主要种植大鼻龙、106、立冬本等10个龙眼品种

“我们的龙眼皮薄、核小、肉脆,现有规模化龙眼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一年龙眼产量可达近1000吨。”廖要要说。

求新求变

打造优势龙眼品牌

大家都在种龙眼,如何让建新龙眼更有优势?

随着龙眼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问题成为村两委考虑的重点。围绕一粒龙眼,建新村开始推进生产、供销、金融、服务“四位一体”综合平台建设。

品种优势不明显怎么办?村干部自掏腰包带领种植大户赴莆田等地学习考察,大力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吸纳社员股东29户,流转95亩成片优质土地,试点种植最新的优良龙眼品种。

发展资金不充足怎么办?建新村积极推进“党建+金融”,用好建新村“诚信村”招牌,与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关系,为村民开展养殖种植提供了流转资金1700多万元。

龙眼销路难以打通怎么办?建新村依托智慧物流快线进行配送,龙眼得以销往省外,一年仅运费就要支付数万元。

同时,依托由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共建的福清龙眼科技小院,建新村进一步规范龙眼种植、加工、营销运作,帮助果农积极拓展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党建引领

红色引擎带动基层治理

在产业兴旺的同时,建新村交出了亮眼的基层治理成绩单,“两张网·两清单”党建工作模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村党支部书记许强介绍,“两张网”是指党员人才网、村事互联网,“两清单”是指党员服务清单、群众需求清单。村里的大事小事、群众的问题需求都通过“两张网·两清单”汇总,也在这里发出。

此外,村党支部牵头组织党员代表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乡贤说理会,发挥他们人熟、事熟和德高望重的优势,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省级第三批高级版“绿盈乡村”、省级小康库区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福清市“无违建”示范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品提名村……建新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老区人民掌握了致富“密码”,踏上了幸福之路。

下一阶段,建新村将立足本村资源,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巩固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持续发展“一村一品”,着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培育更多产品优、质量好的精品龙眼,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动能转换。力争不断壮大村财收入,促进村民增收致富。(记者 叶欣童 通讯员 黄金彪)

【责任编辑:陈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