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

2023-02-20 20:49:05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

“千家灯火读书夜,万里桑麻商旅途。”福建福州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有着“海滨邹鲁”之美誉。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

书院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机构,肇于中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持续发展于明清。

清朝是书院发展的重要时期。福州古有“书院之城”美誉,其中“鳌峰”“凤池”“正谊”“致用”为全省性的官办书院,盛名远扬,史称“清代福州四大书院”,又称福建省城四大书院,是当时福建教育和学术研究的中心。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正谊书院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鳌峰书院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凤池书院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西湖书院(致用书院旧址)

巡抚创建,欲振闽中文风

同治九年(1870年),王凯泰出任福建巡抚。

他的同乡阮元,嘉庆年间在浙江创办了诂经精舍,提倡实学,后又在广东创办了学海堂,以教授经史训诂为宗旨,给王凯泰不少启发。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西湖书院(致用书院旧址)

同治十二年(1873年),王凯泰为了振兴闽中文风,欲创一所研究经史的机构。于是参照浙江诂经精舍和广东学海堂等的规制,在福州西湖旁的书院旧址基础上设立致用堂。重新修葺旧西湖书院,设置宽敞的房屋,并建“十三本梅花书屋”。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1873年致用堂正式成立

同治十三年(1874年),改称“致用书院”,取“学以致用”“通经致用”之义,专习经史、古文,聘林寿图为首任山长(书院讲学者的称谓)。

因福州西湖地势低洼,一年会遭遇几次洪水,书院常被淹,影响生员学习。光绪年间,致用书院迁移到乌石山范公祠(范承谟祠堂)附近。

移至乌石山后的书院新址依山建筑,院基比较高,由下层经石阶几十级才到达大门。前为讲堂,高大宏伟,为其他书院所不及。但无学舍,只有书斋几间和藏书室一所。

后院有楼房几间,为山长住宅。书院的后面修建了藏书楼“十三本梅花书屋”,大门上有山长谢章铤所撰楹联:

青山本是吾家物

老树不忘天下春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致用堂图,录自王凯泰等编《致用堂志略》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刻本。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致用堂志略》(清光绪二年刻本)

全省招生,培养通达之才

当时福建缺少专门研究经史的书院,因此新设的致用书院便专习经史、古文,以崇实学,兼课举贡生员。

致用书院致力于专门培养研究经世济民的人才,以达到振兴闽学、推崇实学、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的目的,使他们成为“明体达用之才”。士子对象较广,招收全省举、贡、生、监,包括鳌峰等书院中的优秀学生来这里深造。

用现代的教育体制类比,就好比鳌峰书院等“省级大学”的优秀学生经过考试被致用书院录取,深入研究经史等学问,学习济世安民的本领。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致用书院文集》,清光绪福州致用书院刻本。

除每年二月由总督、巡抚亲临举行甄别试外,其余月课均由山长主持。初录取内课10名,每名膏火银4两;外课20名,每名膏火银3两;附课无定额,一概不给膏火。

致用书院共有三任山长,林寿图、郑世恭和谢章铤,皆为当世名儒。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林寿图画像。林寿图(1809—1885年),初名英奇,字恭三、颖叔,别署黄鹄山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

其中书院首任山长林寿图为闽侯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历任军机章京、工部主事、陕西布政使等职,他为官清廉公正,不畏强权,多有惠政,故廉名远播,雅负时望,“历官四十年,所至有声”。辞官后主讲南京钟山书院、福州鳌峰书院,后应巡抚王凯泰之请主讲致用书院。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林寿图捐给致用书院的私人藏书,上图为(明)黄道周辑、(清)郑开极重订之《易象正十二卷初二卷终二卷》书影,下图为(清)王念孙撰之“读书杂志十种八十二卷余编二卷”之书影。

林寿图交游甚广,常与刘存仁、王拯、孙衣言、谢章铤等宴游酬唱,还与沈葆桢、曾国藩等谈论国家政事。同时他器识宏深,德性纯正,且能诗善书。

其诗工且多,一时魁人杰士无不怵服而钦佩之。

——清·谢章铤《续修四库全书·序》

其素爱古体诗,著有《黄鹤山人诗钞》十八卷,内容多是嘲讽时政,未公开出版传世。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林寿图书法作品

通经致用,文化影响深远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全国废科举兴学堂,致用书院被并入了全闽师范学堂的简易科(福建师范大学前身)。致用书院从创立到停办(1873—1905年),仅历时32年,山长只有林寿图、郑世恭和谢章铤三人。

书院虽小,存在的时间短,办学不长。但其小而精,以研究经史为目的,本着“通经致用”的宗旨,为社会培育了大量经学、史学和古文方面的优秀人才,对福建文化与学术的影响却很深远。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致用书院的遗存文献反映了致用书院教育的理念、教学的规章、培养水平等。

民国年间编修《福建通志》的陈衍与他的长兄陈书,都在致用书院求过学。

陈衍后来成为了经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和陈书同为闽派“同光体”代表诗人,两人于光绪八年(1882年)一并中举。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福建通志》

包括董执宜也曾在凤池、正谊二书院求学后,投考到致用书院,成为谢章铤的弟子,后来整理、刊刻了《闽都别记》。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闽都别记》

研究经学、文学的黄增,研究史学的张亨嘉(京师大学堂首任监督、北京大学第四任校长)等人,都在致用书院学习过。

致用书院培养的生徒中较著名的还有翻译家林纾、中医泰斗力钧、出版家高梦旦、同光体“闽派”诗人何振岱、船政大臣沈翊清等。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位于鼓楼区湖头街的致用书院旧址(今湖滨小学)

在以八股科举教育为主流教育的我国古代书院,致用书院是一股清流,打破了古代书院教育的陈规,以实学为基本,强调以“明体达用之学”“举经义治世以教人”。奋志修学,实事求是,以培养有用的人才。

140多年过去了,致用书院虽已成为历史,但它在福建清朝书院教育史上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八闽文脉·史迹|致用书院:振兴闽学、推崇实学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大梦山西湖书院内景(致用书院旧址)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