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扎根一线 科特派为海上福州“添翼”

2022-10-17 08:10:28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张铁国

扎根一线 科特派为海上福州“添翼”许福安(前)操控转网系统进行晒网。记者 张铁国摄

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擘画的宏伟蓝图,打响“海上福州”国际品牌,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如何发挥科技特派员科研优势、资源优势和团队优势,助力福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来,福州市科技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精准对接服务,主动担当作为,问计于企、问需于企,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推动科特派沉到一线,助推企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一片海带,打造上亿产值

除了煲汤,海带还能怎么吃?连江的一家企业,让海带有了N种吃法:吃了还想吃的馋嘴零食,便于酒店加工的预制菜,方便食用的“压缩饼干”……

“以前,我们主要对两三个月的小海带进行传统腌制加工,产品和口味单一。多亏省市科特派的助力,现在我们已开发出了十多种产品,可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邱碧香介绍。

邱碧香所说的省市科特派,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教授领衔的9人专家团成员。在市科技局的主导下,团队于2015年与公司开展项目合作,并成立了福建首家院士海带研究成果转化基地,积极助力企业研发新产品,同时提升产品工艺。

公司有关负责人邱威杰介绍,去年公司营业额达到上亿元,十年来增长了10倍以上,海带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让连江“中国海带之乡”的金字招牌更加亮眼。

一个养殖平台,筑起“海上牧场”

距离连江定海码头7公里的茫茫大海中,一艘百万吨级“巨轮”——深远海智慧渔场“乾动1号”养殖平台稳稳地扎在大海上。养殖平台四周被一张大网箱笼罩,科特派、福建乾动海上粮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许福安手持“大哥大”,轻轻按下“转动”按钮,水面上的大网缓缓潜入水下。

“两天转一次,一次完成120度的转动,转三次就可以实现水面和水底的网幕交替。”许福安说,转动可以确保网幕经常处于干净、透气状态,让更多的小鱼能进入养殖网内,给养殖的大黄鱼提供美食。

据了解,“乾动1号”养殖平台于今年9月启用,它是我市首套深远海养殖平台,也是经略深远海的“大国重器”。它由直径26米的养殖网箱和总长67.6米、型宽31.5米、型深2.8米的结构浮体拼接而成,有效养殖水体可达2万立方米,每批次可产出优质大黄鱼等200吨以上。

“我们已实现无人值守管理。水温、水质等生产数据均可无线传输到养殖户手机终端上,实现智慧养殖。”福建乾动海上粮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建涛介绍。

此外,“乾动2号”也将于年底启用。届时,该公司将在定海湾水域布局更多的“乾动”号智慧养殖平台,打造“海上牧场”。

“此举既为当地渔业养殖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促进海港农村产业发展,也推动了福州海洋渔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连江县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粒蛤苗,带动一条产业链

虽然退休了,但科特派陈茂辉并没闲着,每天仍在福清海边忙活。

退休前,陈茂辉是福清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水产养殖经验丰富。2020年开始,在福州市和福清市科技部门的支持下,老陈作为福州市级科技特派员进驻福清连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指导人工花蛤育苗。

“今天的蛤苗吃得挺饱的!”仔细观察显微镜下的蛤苗,陈茂辉下了结论。

记者看到,测试镜片上的蛤苗有着似有似无的小黑点,正顽皮地爬动着,令人啧啧称奇。

“这些蛤苗叫浮游幼体,是出生不到1个月的‘蛤宝宝’,到明年3月才可以长成芝麻般大小的白苗用来出售。”陈茂辉介绍,由于幼体十分脆弱,他每天都对水中的蛤苗密度、海水质量等情况进行监测,实时换水,呵护“苗宝宝”健康成长。

据了解,福清是全国最大的花蛤育苗基地,长成白苗的蛤苗将出售给有关企业,培育成中苗后再被养殖企业收购养殖成菜苗,卖到市场、走上餐桌。目前,福清已形成了一条花蛤产业链。

“有陈站长的技术指导,我们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更有信心!”连丰公司负责人林继兴表示。

据统计,福清花蛤人工育苗和养殖、加工企业中,共有近百名省市县三级科特派个人和数十个团队沉在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为该产业提供科技支撑。(记者 张铁国)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