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斌:用心与石头“对话”
刘传斌和他的作品《红色铁流》。
日前,福州玉石雕艺术大师刘传斌被评选为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石出寿山,艺出樟林。赫赫有名的鼓山镇樟林村是福州寿山石两大雕刻派系中东门派的发源地之一,刘传斌便生长于此。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我家附近曾有一家知名工艺石厂,汇聚了众多寿山石雕刻家,我从小耳濡目染。”53岁的刘传斌回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先后就读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之后因兴趣,开始自学寿山石雕刻。
“勤快”二字就是他初学时的最大秘诀,只要有空就握刀练习,划伤、割手是家常便饭。“那时,一边琢磨刀工,一边观摩其他寿山石雕刻大师的作品,而后再临摹,熟悉手法。”刘传斌说。
好的作品,首先要有好的石料。为此,刘传斌经常跋山涉水,跑到各个寿山石原采地观察、寻找,不但见识了许多奇石珍品,还和采石人逐渐熟悉,掌握了不少经验。
在前辈指引下,刘传斌决定专攻薄意雕刻技法。“简单来说,薄意就是将想要呈现的画面轻轻地刻在寿山石表面,不损耗过多石料。”他说,薄意雕刻看似简单,但要达到极致,需要打磨无数细节——既要结合寿山石绝妙的主题图案构思,又要结合石头本身的纹路特点设计,更要有精细的刀工手法。
多年练习中,刘传斌养成一整套独特的雕刻习惯,大致有选石、定题、劈石、上刀、分层、细刻等步骤,每一步都要精雕细琢、不容有失。“好的石料难得一遇,要好好把握,雕出好的作品。”刘传斌说,寿山石极具灵性,雕刻者需用心与石头“对话”。
去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省内一个展馆联系上刘传斌,请他以“红色革命”为主题雕刻一件作品。为了寻找一块有眼缘的石头,刘传斌埋头在各大寿山石交易市场精挑细选,最后运回一块近50公斤重的寿山石。
这块石头,表面沟壑起伏,一面雪白、一面鲜红。他思索良久,最终确定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浓缩成一个历史画面,以石头白色为底色,渲染红军出生入死穿越茫茫雪山的历史场景,再将英雄先烈的热血传奇刻在红色面。
“定好草稿后,就要开始琢磨:几位战士?什么特点?姿态如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刘传斌介绍,“硬币大小的一块表面,有时要划上百刀,每一刀都不能随便下。”
最后,花费近4个月,这件名为《红色铁流》,重量与原石差不多,如两个篮球大的“双面”寿山石作品,历经数万刀精雕细琢后亮相。刘传斌的技艺再度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自1993年前后开始收徒,刘传斌已带了上百名徒弟,其中不少人成为新一代寿山石雕刻技艺传承者。“我现在还在带徒弟,传承工作要坚持做下去,新人源源不断,才能让寿山石雕刻技艺永葆芳华。”刘传斌说。(记者 蓝秀楠 叶诚)
- 真棒!福州有望再添新公园!就在……(2022-07-16 22:58:41)
- 罗源:大师回乡 复兴玉石雕刻产业(2022-06-24 09:03:27)
- 福建青年雕刻艺术作品邀请展开展 “不期而遇 各美其美”(2022-06-22 09:26:43)
- 福建青年雕刻艺术作品邀请展开展(2022-06-22 08:06:06)
- 想看柴烧作品吗?来南后街!(2022-06-11 17:14:17)
- 守望闽南建筑的福狮(2022-05-31 14:58:52)
- 福州多措并举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05-18 07:50:50)
- 福建寿山石雕刻大师林国仲:创新之路可开新道(2022-05-12 16:36:17)
- 一千五百多年来 福州匠人用双手为寿山石注入艺术灵魂(2022-05-07 09:22:27)
- 左一刀:石不惊人誓不休(2022-05-01 09: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