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医院追踪研究家族罕见病例六年
近日,国际临床神经病学权威期刊“Annals of Neurology”在线刊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该团队通过6年努力,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眼咽远端型肌病”的第4个致病基因,为这种罕见肌病的诊疗做出贡献。
家族7人患罕见病
这项研究成果源自6年前的一个病例。
2016年夏天,家住福州的河南籍五旬女子纪阿姨辗转多家医院,最后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纪阿姨告诉接诊医生,她的上眼皮总是不听使唤地耷拉下来,眼睛只能勉强睁开一条缝,眼球活动度很差,总是盯着前方看,难以灵活转动,说话总是带着鼻音,吞咽也变得费劲。她的双脚、小腿和手掌的肌肉明显萎缩。
临床诊断纪阿姨患的是罕见病——眼咽远端型肌病。这种病的部分症状与重症肌无力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
纪阿姨的肌肉病理检查结果发现,其中存在“镶边空泡”和“核内包涵体”的特异性改变。此病具有遗传性质,医生团队了解到,纪阿姨的家族中除她之外,还有她的母亲与远方亲戚共6人有程度不同的相同症状。
附一医院6年攻关
眼咽远端型肌病于1977年由日本学者首次提出,但长期以来该病的致病基因一直未被查明,直到近3年,才有此病的3个致病基因被陆续报道,分别是LRP12(OPDM1)、GIPC1(OPDM2)和NOTCH2NLC(OPDM3)。然而,临床上仍有30%以上类似纪阿姨这样的家系致病基因不明。
附一医院神经内科王柠教授和王志强教授团队下定决心明确纪阿姨患病的相应致病基因。6年间,该团队与纪阿姨一家保持密切联系,结合国际研究动态调整分析策略,逐步缩小研究范围。该团队最终明确RILPL1基因为此病的新致病基因,并将其命名为4型OPDM。此后,经过进一步研究,该团队为该病的未来治疗靶点提供了新思路。
附一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在权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的同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联合组成的一支研究团队通过不同的研究策略,也发现了OPDM4致病基因,并在另一本国际权威医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两支研究团队背靠背地验证了RILPL1基因GGC串联重复与OPDM相关。(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曾一恒 夏雨晴)
- 新研究:过去数十年“火灾天气”频率显著增加(2022-07-04 15:00:50)
- 派系角力让提名作业一拖再拖!蔡英文嫡系表态已无意选新北市长(2022-07-04 10:45:23)
- 全球仅3位!我国科学家获得这项国际大奖(2022-07-03 15:32:44)
- 福建菌草研究取得六项新成果(2022-06-29 09:53:39)
- 熊猫“红娘”牵起川港“情缘”(2022-06-28 15:51:50)
- 鼓楼法院金融快执团队走出新路径(2022-06-28 08:06:03)
- 薛凤萍入选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十大感动人物(2022-06-27 08:07:13)
- 林则徐纪念馆征集论文 欢迎学者、市民踊跃投稿(2022-06-26 08:11:48)
- 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2022-06-24 16:36:05)
- “90后”村支书和她的家乡:“打开”古镇 活化古厝(2022-06-24 13: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