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2022-06-08 23:20:27来源:新闻110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敏锐洞察、准确把握福州所处的历史方位,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科学谋划实施“3820”战略工程,引领福州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接续追梦三十年,踔厉奋发向未来。三十年来,福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发有为干事业,不断开创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崭新局面,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5月19日起,福州广播电视台推出“接续追梦三十年 踔厉奋发向未来”——福州市“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系列报道。6月8日播出“30年30事”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向海而兴,拓海而荣。福州是中国面向海洋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主持编制“3820”战略工程;1994年,习近平同志极具前瞻性地提出“海上福州”战略构想,在我国沿海城市中最早发出“向海进军”的宣言。

30年波澜壮阔,30年砥砺奋进。福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积极融入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全面实施海上福州战略,加快从海洋资源大市迈向海洋强市。

向海进军经略海洋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州市,拥有辽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所辖海域面积8200平方公里、岛礁485个,海岸线总长920公里,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在距今5000年的昙石山文化时期,福州先民就开始“向海掘金”。千百年来,福州勇立潮头,参与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1984年,福州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上世纪90年代《福州新闻》栏目资料

“3820”战略工程提出了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布局,对经济圈东部沿海众多岛屿、半岛和近海滩涂的三次产业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划。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上世纪90年代《福州新闻》栏目资料

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态势的深刻洞察,1994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

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

1994年5月

福州市委、市政府在平潭县召开建设“海上福州”研讨会,系统阐述了对发展海洋经济的深刻认识。

1994年6月

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在全国沿海城市率先发出“向海进军”的宣言。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上世纪90年代《福州新闻》栏目资料

自此,福州一以贯之推进海上福州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心打破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格局,逐步向广阔浩瀚的滨江滨海地区战略转移,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成为全市人民的强烈共识。

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谋而后定,行且坚毅。福州历届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海上福州战略,一任接着一任干,在现代渔业、临港工业、新兴产业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打开了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的新空间。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1998年,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海洋产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海上福州。

200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决定》,并制定《福州市“十一五”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专项规划》,提出要推进福州由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继续大力推进海上福州建设。

2011年,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海陆统筹、开发联动,深入推进海上福州建设,加快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增强海洋经济实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2012年4月

福州出台《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以及十一条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海上福州建设。

“十三五”期间,福州充分发挥龙头引领、强化项目带动、完善配套服务,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形成基础设施、现代渔业、临港工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文旅等“五位一体”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现代渔业是海上福州建设的重要一环。今日海上福州,渔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已实现海洋捕捞由近海向远洋转移、水产养殖由传统粗放型向高效生态型转变、水产品加工由初级向精深转换。波澜壮阔的蓝色乐章已经奏响。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目前福州已拥有远洋渔业企业13家、远洋渔船450多艘。2021年福州远洋渔业总产量42.50万吨,总产值33.45亿元。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福州企业已在东盟、非洲等地区投资建成9个境外渔业基地,规模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图为福州企业宏东渔业在毛里塔尼亚建成的综合渔业基地。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福州积极推动水产种业发展,加快创建省级种质资源和国家级种质资源场。图为连江县筱埕镇官坞良种育苗基地。(图源:海连江)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福州鼓励企业开展深远海智能养殖,目前已累计下水8台(套)深海养殖平台,其中5台已投入养殖。图为2019年5月24日在连江定海湾投用的全国首个深海绿色自动旋转海鱼养殖平台“振渔1号”。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品牌战略成效显著

福州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先后被授予“中国鱼丸之都”“中国金鱼之都”“中国鳗鲡之都”“中国海带之都”“中国海洋美食之都”称号;连江鲍鱼、漳港海蚌等10个特色品种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等开展的三批“福建十大渔业品牌”评选活动中,福州金鱼、福州烤鳗等9个品牌榜上有名。福州作为中国“渔业品牌之都”地位进一步凸显。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福州鱼丸登陆肯德基

丝路海港城建设提速 

2015年,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州传承伟大的“丝路精神”,不断巩固和拓展与“一带一路”,特别是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全方位交流合作。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

以港口连接四海,是福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要切入点。依托天然良港,福州丝路海港城建设如火如荼。2021年,福州港货物吞吐量完成2.74亿吨,增长9.86%;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44.55万标箱。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福州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

依托优良的港口资源,一个个临港新材料产业基地犹如聚宝盆,汇集起福州向海图强的磅礴力量。更新的产业、更强的集群、更优的布局,福州临港产业活力无限。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总投资500亿元的万华化学全产业链项目,将推动江阴港城经济区打造世界一流的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专区。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连江可门港区申远新材料二期、申马环己酮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海洋新兴产业蓄势腾飞

实践证明,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海洋经济的增长亮点。今日海上福州,以海洋高端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向好。“高新蓝”正成为激活海洋经济的新引擎。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位于福清的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集聚叶片厂、电机、塔筒等配套企业10家,打造全产业链海上风电研发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位于连江的宏东远洋渔业产业园,将建成集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药、电子商务、国际标准仓、冷链物流等于一体的水产产业园。

海洋文旅优化提升

突出文旅特色,福州加快整合滨海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海洋文化等特色资源,统筹推进“山、海”“江、海”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积极打造特色滨海旅游带,加快培育海洋文化品牌。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已发展成为全球前三大渔业专业博览会。

海上福州建设进一步释放了海洋经济的动能,也拓展着福州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2018年

福州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14个示范区中唯一的省会城市;

2019年

获批“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这是继浙江舟山、山东荣成之后全国第三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

2020年

成为省内唯一、国家首批17个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之一,朝着建设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迈出坚实一步。

海洋强市呼之欲出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2021年,福州市深入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海上福州重点项目185个,全年完成投资554.7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保持全省首位;水产品产值632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2022年1月,《福州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出台,要求加快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推进福州都市圈建设,打响“海上福州”国际品牌,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2025年基本建成海洋强市;到2035年,建成“海丝”沿线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推动现代渔业产业迈上新台阶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推进“海上牧场”建设,加快“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装备推广使用,支持深水养殖、境外养殖和远洋渔业发展。

大力发展海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海洋功能食品、生物制品等市场份额。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

打造四个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申远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

加快实施万华化学福建产业园、中景石化二期等项目,做大聚氨酯产业链、丙烯产业链,巩固坤彩科技珠光材料全球产销量第一、友谊新材料专业胶带生产基地全国第一的地位,打造江阴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巩固全球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基地的地位,加快工程塑料、电子级化学品等项目建设,填补国内市场空缺,打响新型材料国际品牌,打造连江可门高端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以中铝瑞闽、祥鑫铝业等企业为龙头,延伸铝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快福清、闽侯(高新区) 铝生产基地建设,打造千亿级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以节能降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重点,加快罗源不锈钢生产基地和长乐(松下)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打造模具钢、汽车钢、大中型H型特种钢材等产品,推进钢材绿色产品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级绿色高端钢铁新材料产业基地。

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海洋新兴产业集群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达华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效果图

依托达华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建设海洋大数据中心、海联网运营中心、卫星终端高端装配基地等,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全球领先的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

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协调发展格局,建成国家级海上风电检测中心和东南沿海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以“两园两中心”为载体,打造国家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

打造"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重要门户枢纽

提升福州港开发建设水平,积极争取拓展港口航线网络,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实现与东南沿海及内陆腹地交通体系全贯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紧密对接,建好丝路海港城。

30年·30事|瞄准海洋强市 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福州港

积极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持续办好“5·18”海丝博览会、渔博会等重大活动,加快建设各类更高水平对外合作平台,拓展经贸合作新空间。

以“海丝”核心区建设为牵引,福州接续发力“蓝色引擎”,持续推动丝路海港城建设,打响“海上福州”国际品牌,加快从海洋资源大市迈向海洋强市。

【责任编辑:詹婷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