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这一年|福州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核心提示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一年来,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为契机,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全市域、全体系、全要素推进文化遗产保护,赓续闽都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
放大“后世遗”效应,推进古厝保护,加快三坊七巷、福建船政等项目申遗,修正《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擦亮闽菜、闽剧、腰鼓等特色名片……一年来,福州坚持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守护历史遗存,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让福州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记者 林双伟 摄
持续修正《条例》完善顶层设计
从屏山之巅的镇海楼到明清建筑博物馆,从露天书法石刻博物馆乌山到中国近代海军摇篮马尾船政……去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期间,参会的中外嘉宾在参访中,连连称赞:“走进福州,宛如踏入了一座馆藏丰富的露天博物馆,城市文脉触手可及。”
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提升文化遗产品质、拓展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战略高度来看,需要构建一套历史文化保护的顶层设计,从保护理念的提升、保护对象的内涵拓展、保护管理方式的完善、相关支撑和配套机制的完善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梳理,通过“顶层设计”指导历史文化保护在各层级中全面开展,系统性提升福州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至新台阶。
1997年,福州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奠定了立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坚实基础;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新的《条例》,进一步推动了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日益丰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管理力量分散、保护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保护理念相对滞后等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对2013年施行的《条例》进行修正。”市名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1年10月28日,《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正案经福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同年12月15日,经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施行。
此次修正后的《条例》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体制、保护内容、保护制度、分类保护、社会化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完善。
市名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修正《条例》过程中,我们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到各个环节。《条例》的颁布施行,将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朱紫坊。记者 叶义斌 摄
加快推进申遗 讲好闽都故事
一年来,福州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充分激发遗产活力,建设了冶山、新店2个古城遗址公园,展示闽越国文化内涵;修复“三山两塔”,保护福州城市标志;在保护修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上,全力打造上下杭、朱紫坊、烟台山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重塑传统城市格局。
船政文化是闽都文化四大名片之一,如今船政文化城已启动建设,以更好地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屈的精神。台江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晋安琯尾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连江温麻特色历史街区……福州大力打造17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了近300条传统老街巷,延续城市历史和文脉,成为市民游客探寻老城味道、记取老城记忆的打卡热点。
一座座福州古厝在得到修复后被活化利用,成为弘扬闽都文化的“窗口”;一个个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点立碑、挂牌保护,留住了福州城市记忆;一处处历史文化街区以静态展示和动态体验方式,展现着闽都传统文化的血脉与精神;一个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一街一策”,展示着福州古城风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福州样本”充分展示了中国形象、福建风采、福州魅力。
在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同时,福州加快了福州申报世界遗产的步伐。去年10月30日,福州市申报世界遗产专家论证活动举行,来自省内外的申遗专家通过现场考察评估、专家论证会等方式,对福州拟申报世界遗产的相关项目进行调研论证,拉开了福州文化遗产保护的篇章。
福州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富集,其中三坊七巷、马尾船政等历史文化价值尤高。前者是“里坊制度活化石”,后者是同时期同类型遗产中保存最好、最成体系的工业遗产。与会的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华教授表示,选取福州具有中国代表性和世界独特性的文化遗产,推荐申报世界遗产,有利于福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市文物局局长吴聿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先后修复重点文物180多处、古建筑和历史建筑1300多处。举办福州市申报世界遗产专家论证活动,邀请省内外权威专家为福州申遗工作把脉问诊,希望帮助我们找准定位、厘清思路、明确标准,持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推动申遗工作取得突破,讲好福州故事。”
全面活态传承 彰显独特魅力
从“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首席闽菜佛跳墙制作技艺,到丝竹声声的闽剧、铙钹阵阵的评话……千百年来,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海滨邹鲁”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赓续闽都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光芒,传统非遗如何与时俱进?福州以法守护,《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于2021年11月1日施行,《福州市寿山石雕刻技艺保护规定》于今年3月1日施行。同时,福州市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在非遗研究成果转化工作、非遗生产性保护、非遗保护宣传展示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肩顶戏、新店腰鼓、琴江台阁等民俗巡演,佾舞、旱船舞等民俗会演……2月12日,2022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开幕,100多项民俗文化轮番上演,荟萃海峡两岸民俗文化的风情画卷徐徐展开,让人们在家门口乐享两岸民俗非遗大餐。
“福州通过持续举办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打造非遗文化展示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氛围。”市文化馆馆长池小霞表示。
此外,福州还创新非遗保护方式,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在古厝、历史文化街区常态化开展非遗技艺表演、展示、体验等活动,有效推动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福州还指导非遗保护单位与传承人开展创新创作活动,为非遗产品搭建对接文化市场、文创产业的平台,激发非遗发展新活力。同时,福州还以生产性保护促带动,激发非遗对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工作的促进作用。
【典型示范】“福州第一城”,“活”了
▲闽剧表演。记者 叶义斌 摄
三坊七巷吸引大量游客。记者 叶义斌 摄
《青春之歌·颂百年》音乐会群星闪耀,大型户外实景歌剧《图兰朵》美美与共,中国三大男高音戴玉强、莫华伦、魏松同台献唱……从2021年末到2022年初,为期21天的星空音乐节在新店古城遗址公园精彩上演,为市民送上7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福州特色与国际化表达的殿堂级演出以及15场公益惠民活动。线下线上超2000万人次的观众在新店古城的星空下,共同触摸闽都文化的律动。“星空音乐节让我们看到了2000多年闽都文化的源远流长与闽都文化国际品牌的创新发展。”市民范冬平高兴地说。
音乐节的举办地新店古城遗址是“福州第一城”,是战国晚期闽越国故城所在,是福州根之所在、源之所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福州新店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以嵌入式工作法,统筹推进遗址保护、考古、规划、征迁、建设、展示、营运七大环节,齐头并进推动新店古城遗址实现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城乡面貌品质“两个新提升”。建成开放的新店古城遗址公园,设置近10个功能区、30多处景点,成了人们访古寻城的打卡热点。
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建成开放以来,以活动品牌为载体与抓手,打造全年不间断的文化流水席、艺术连轴戏——500人幕天席地共赴天地茶席会、红色群众快闪接力活动、人见人爱的甜品考古学、全国首个哔哩哔哩国创空间落户、第一城的“第一本”红色剧本杀、闽越丰收节的南瓜展、“海上升闽越”首届福州中秋双语云诗会……与市民共享古城遗址保护成果,“福州第一城”“活”了!
梁厝历史文化街区,“火”了
初春时节,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世遗林”的百棵樱花树繁花似锦,拉满了街区颜值,刷爆了朋友圈。
走进梁厝,人们不仅可欣赏到四季花开的田园,遇见历史悠久的村落、错落有致的古厝,而且可与“福气”撞个满怀,铺展于街区的福街、双福广场、迎福广场、福塘、福林、福田等充满“福文化”元素是梁厝的地标和符号。
梁厝形成于南宋,自古文风鼎盛,是理学传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从宋至清共产生27名进士,历史上出现过福州地区“无梁不开榜”的盛况。清代两江总督梁章钜,中国近代科技翻译家梁鸣谦,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守槃、梁敬魁,“二七”烈士梁甘甘,马江海战烈士梁祖勋等,都是从梁厝走出去的。
梁厝现存30多处古建筑,福州文保工作者按照“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保护修复,最大限度延续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保护修复古建筑的同时,梁厝还有序开展景观绿化、道路街巷工程。目前,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已基本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工作,有37处文保文物点、历史建筑、风貌建筑等完成修缮,修缮工程总体量超过1.7万平方米。其中,20处具备活化利用的古厝,已经有15处完成招商,引入了茶馆、书吧、花艺、非遗体验馆、国学、特色小吃等业态,让人们来梁厝有的看、有的玩、有的吃,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火”了!
【数说成效】
福州文化遗产家底深厚现有历史地段情况
福州现有19处历史地段,其中历史文化街区3处、历史文化风貌区8处、历史建筑群8处。现有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3个、传统村落133个、历史建筑1181处。现有文物情况
福州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78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1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85处;有可移动文物24923件/套。现有非遗项目情况福州现有18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省级非遗项目94项;有314名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7名,省级非遗传承人120名;有124个非遗传承示范基地。
(记者 吴晖)
- “双遗产”名山在中国——武夷山(2022-06-08 15:19:06)
- 世界海洋日:厦门海警心系蔚蓝 守护碧海银沙(2022-06-08 15:19:06)
- 福州地铁6号线开通时间明确!2条新线年内动工(2022-06-08 11:57:11)
- 智慧工地 建设幸福榕城(2022-06-08 11:26:26)
- 福建福州市政协举办“界别云联社区共话全民健康”活动(2022-06-08 11:19:35)
- 福建福州:智慧工地助力地铁4号线高质量建设(2022-06-08 11:19:35)
- 福建交通运输部门护航高考路(2022-06-08 11:12:10)
- 2022年高考首日福州见闻:为考生加油!为梦想护航!(2022-06-08 10:34:01)
- 省运会龙舟赛场 福州队再添4金(2022-06-08 10:16:34)
- 福州组织多项文博活动迎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2-06-08 1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