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创!马尾这个村垃圾分类有妙招
相较于城区,农村垃圾成分复杂、量多分散,硬件方面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再加上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如何让垃圾分类新时尚在长柄村蔚然成风?
长柄村作为马尾区垃圾分类试点第一村,首创“上门回收”服务。长柄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前端收运试点工作至今,正变得越来越洁净美丽,村民、侨胞们纷纷赞赏村貌风景如画。
9月23日6点,长柄村垃圾回收车已经驶上村道,宣传广播跟随着回收车的行进轨迹开始在长柄村内回响,“铃铃铃,垃圾要分类,资源要利用……”
△长柄村供图
7点20分,陈惠娟把自家的两个分类桶放在靠近主路的侧门边,方便保洁人员进行垃圾回收。陈惠娟对垃圾分类从陌生到熟悉,靠的是村两委手把手教导,“以前我都不懂这些,就是书记、村干部上门来教,我才知道大骨头、花蛤壳不是厨余垃圾,是其他垃圾!”
在推广垃圾分类的前期,是软硬件的铺设。村里为每家每户配齐分类垃圾桶、垃圾袋时,还在现场分发知识小卡片,用实物讲授垃圾分类知识,“果皮是丢在绿色袋子里的,是厨余垃圾……”
但实际运行中,因为分不清而不配合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有针对性的解答,面对面的入户教学成为了解决之道,“最多时,上门至少七次才有一些效果。”这样一步一步,将长柄村的垃圾分类推入正轨。
但农村垃圾不单单是生活垃圾,还有柴火、装修剩料等成分复杂的堆放物,堆着堆着就成了垃圾。劝导郑依姆改变用柴火煮饭的生活方式,让杨依伯将门口的装修废料用在实处或处理掉……农村垃圾治理难题,靠逐一清理是无法破解的,关键是建立长效机制。
长柄村成立了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将全村分为五片区,组建以村两委、党员志愿者、村务监督委员和村民代表为成员的垃圾分类督导组,并且结合实际,制定了《长柄村垃圾分类实施细则》等,对全村的环境卫生进行统筹管理,将责任落到实处。
在垃圾分类的推进过程中,长柄村还专设垃圾分类宣传栏,对落实情况进行红黑榜的表彰、警告。并将垃圾分类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对村户进行季度性评星活动。但最重要的还是观念上的转变,如何让村民从被动配合到主动积极?这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村民是否看到垃圾分类带来的环境改善。
走进长柄村,入村道路两侧每隔五十米摆放的石盆内种植着层次分明的花草,无论主路还是支路,道路总是干净整洁的,整齐美观的墙面、广场……处处都透着怡然自得的乡村风光。
眼前的美景调动了村民们的积极性,山坡上圈养家禽、家门口堆放杂物的现象已经绝迹,甚至连在自家庭院里种植蔬菜的现象都少见了许多,他们开始在庭院内、围墙外种植三角梅、玫瑰等花卉、矮木,村民俨然成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一股内生力量。
曾经在庭院里零散种植蔬菜的陈惠娟,不仅每周请专业人士洗刷自己的房屋外墙,还将庭院内的菜园换成了矮灌花圃,并培养了新的兴趣:用修枝剪刀修剪花木。现在她的庭院内外景致、环境协调一致,被评为村内的五星村户。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生活美,眼前就要美。”这样的理念,在众多村民自发的宣传下,慢慢深入人心。曾经在中国香港久居的杨祖应,是村内实施垃圾分类最早的拥趸者之一,并在推广中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前我就接触过垃圾分类,邻居不懂时,我会跟他们分享一些垃圾分类的经验。这种维护村居环境的好活动肯定要大力支持。”
长柄村还将探索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将垃圾分类工作和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的肥料化利用,把农村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转化成农业生产中需要的肥料,试行简单便捷、经济适用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并探索建立垃圾分类超市、分类积分制等,将垃圾分类的成效转化成可见的实惠,提高更多村民主动分类的积极性。
“全面小康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富足,也包括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观念在村民的心中愈发地牢固。长柄村书记杨人渠表示,我们还将再接再厉,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长柄写下生动注脚。
- 马尾奋力冲刺“双过半”(2022-06-08 08:14:08)
- 关于1名无症状感染者在马尾区活动轨迹的通告(2022-06-07 12:32:19)
- 马尾拆除一处违建(2022-06-07 10:03:36)
- 数字特刊丨创造幸福 马尾争先(2022-06-07 08:41:14)
- 马尾布局打造千亿元产业基地(2022-06-06 10:56:23)
- 省青少年乒乓球巡回赛(马尾站)收官(2022-06-06 09:31:09)
- 天马山生态公园向日葵花海“上线”(2022-06-04 10:38:34)
- 马尾104户公租房配租申请户抽签选房(2022-06-01 10:36:31)
- 马尾拆除一处违建(2022-05-31 08:54:01)
- 马尾:从一片荒滩泽地到绿色“聚宝盆”(2022-05-30 14: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