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市民经常收到这样的手机短信:“我们有优惠利率的贷款,请致电……”以后,这样的贷款营销短信不能再随便发了。
9日,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获悉,为打击治理不法贷款中介,加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印发了《关于规范辖区贷款营销短信的通知》,合力规范辖区短信营销贷款行为。
贷款营销短信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依法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开展贷款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推介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有不法分子冒用贷款营销机构名义,违规发送营销短信,违规搜集使用个人信息,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
贷款营销机构是发送贷款营销短信的主体,应当承担贷款营销短信管理的主体责任。《通知》对贷款营销机构做好短信营销全流程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了贷款营销机构开展短信营销的内容不得超过金融管理部门许可的金融业务范围;要求贷款营销机构建立短信营销号码白名单制度,全面、准确梳理统计本机构贷款营销短信号码,并按规定向金融管理部门报送;要求贷款营销机构完善短信营销的内控管理机制,包括合规管理机制、合作机构管理机制、短信营销贷款监测机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等四项机制,切实压缩不法贷款中介的生存空间。(记者 江海)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