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万字长文!闽宁协作27年全景纪录,那些人、那些岁月
1996年,一个载入史册的惊世之举——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正式启动。
“这是一个战略决定。”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对闽宁协作进行了高瞻远瞩的定义。
从此,隔着山遥水阔,两省区人民的心,紧紧相连;两省区人民的情谊,历久弥坚。
20多年来,两省区人民用真情和汗水,浇灌出闽宁协作的累累硕果。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闽宁协作跃上新台阶,从单向扶贫转向共赢发展。持续27年的帮扶,已升华为跨越千里的能量互助。
闽宁协作,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生动注脚与有力佐证。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为中国方案提供了成效显著的地方引擎和极具价值的启示与参考,成为全国东西扶贫协作的典范。
六盘山为笔,闽江水作墨,在生机盎然的大地上写满感天动地的诗行。
那些脚步、那些叮咛、那些岁月、那些憧憬……幻化成这片土地上的呼吸,浸润山河人间。让我们拨开岁月的尘烟,跟随那些执着守望的眼神,沿着那些艰难探索的脚印,寻找那些披荆斩棘的身影,去触摸闽宁协作的历史年轮,去体味那份早已浸润到血脉中的大爱深情。
闽宁镇从无到有、从穷到富,见证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巨大成就。宁夏日报记者 左鸣远 摄
(一)
20多年前,林月婵第一次站在西海固的土地上,看着眼前的贫瘠与破败,心里泛起阵阵酸涩与苦楚。
1997年3月11日,西海固乍暖还寒时节,受习近平同志委托,由福建省扶贫办主任林月婵带队,13位同志组成先遣考察团来到宁夏同心、西吉、固原等县区考察。
那个时候,闽宁两省区之间,既不通直达火车,也没有飞机航班,坐汽车至少要走3天。远隔千里,福建人为什么要来宁夏?
在宁夏日报的报史馆里,我们找到了一张发黄的1996年6月1日的报纸。
那一天的《宁夏日报》4版,左下角的位置刊登了一条600多字的短消息,主标题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扶贫协作会议,副标题有两行,一行是“部署发达省、市对口支援贫困省区工作”,另外一行是“确定福建省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
秉承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构想: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帮助内地也是个大局。在中国进入“八七”扶贫攻坚的重要阶段,党中央作出了推进东西对口协作的战略部署,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
一根红线牵起了两省区的情缘,一幅波澜壮阔的对口扶贫历史画卷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在澎湃的历史大潮中,改变无数人命运的闽宁协作,激情启幕!
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判断:“这是个战略决定。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这更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福建省第一时间行动起来,1996年10月,成立了由习近平同志担任组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农办、计委、经贸委等19个省直机关为成员单位的闽宁协作领导小组。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宁夏所需,习近平特地安排林月婵带领一支小分队先到宁夏“打前站”。林月婵回忆说,我们去的目的就两条:到最基层察实情、看实际,摸清楚宁夏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福建能为宁夏做些什么?
那个时候,林月婵率领的福建考察团看到的是怎样的西海固呢?
吃水难、行路难、种粮难、上学难、看病难……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人无法喘息,无处可逃。
“第一次去了不敢喝水,羊粪和草全在水里漂着呢。”林月婵回忆说。
“当地的马铃薯收购点很少,老百姓排着长队交马铃薯,晚上都不睡觉,排啊排啊,天上下着蒙蒙细雨,非常冷。”
“小孩子没有教室,老师在沙地上用树枝教学写字。有的教室很破烂,风非常大,吹进来,很冷。”
瘦骨嶙峋的山路上,拉水的人和毛驴都走得小心翼翼,只为了眼前一汪眼泪般的瘦水……西海固深入骨髓的穷,深深刺痛了林月婵,“那些情景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一想起来就觉得心痛,让人永生难忘。”
她跟同行的同志们说,一定要想办法!
回到福建后,林月婵把一路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向福建省主要领导同志作了汇报。
一个月以后的1997年4月15日,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带着八闽3000万同胞的牵挂,习近平率领福建省党政代表团千里跋涉、奔赴塞上,来到了宁夏扶贫开发的第一线。
1997年的春天,习近平第一次踏上西海固的土地。
那时的西海固地区,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贫困。风、沙、烈日、苦水、闭塞、酷暑严寒,汇聚在这片广阔的不毛之地。就在这片被联合国定义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却有两百万人在繁衍生息。千百年来,他们用人类生存的极限,去挑战自然力量的极限,祖祖辈辈无法摆脱苦难生活。
干旱少雨、生态脆弱、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那里的贫苦程度之深震撼了习近平。他回忆说:“我过去听说过陇西‘苦瘠甲天下’,穷地方我见过也住过,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好多年了,仍有那么穷、那么苦的地方,我心里受到了很大冲击。”
1997年4月18日,习近平率福建省党政代表团深入宁夏南部山区考察访问。从银川到了同心,然后到了海原、固原、彭阳、泾源、西吉。与西海固的第一次遇见,那些极度贫困的画面,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习近平后来回忆说:“那里确实穷啊,有的住窑洞,家里光溜溜的,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真是家徒四壁。”走进西海固老乡冯秀花家的窑洞,一家子既没有桌椅板凳,也没有铺盖。家里唯一的“财产”是挂在房梁上的一撮发菜,就靠卖这么一点发菜来买油盐酱醋。“有的一家人才两三条裤子。家里有点粮食,但不够吃,一点水是从很远的地方挑来的,人身上都脏乎乎的。看到这些,我非常受触动。”
连续数天深入贫困地区考察,行走在蜿蜒如蛇的山路上,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索,习近平一再叮嘱同行的福建干部:“真帮、实干、见成效。”他还特别嘱咐福建在宁挂职干部要尊重不同民族同胞的习惯,从细节做起,静下心,耐得住寂寞,把东部的经验带到宁夏,把西部的精神带回福建。
林月婵回忆,回到福建后,习近平为了争取给宁夏贫困地区最大力度的全面支持,请时任福建省省长贺国强共同观看在宁夏考察拍摄的影像资料,之后两人都感叹不已:“条件这么差,群众生活这么艰难……我们一定要全力帮扶!”
随后,习近平向福建省委、省政府汇报了在宁夏考察的情况,很快形成了援宁扶贫的共识!在当时的条件下,福建省既要解决本省的贫困问题,还要伸出友谊之手去帮助西部贫困地区共同发展,集中体现了对“两个大局”战略的深刻认识和对扶贫协作的真诚态度。
习近平要求扶贫工作要形成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为什么要建立这个长效机制?
因为,为群众谋利益谋发展,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既争一时,亦争千秋。只有立意深远,敢于设计大战略,谋划大布局,才能持续带动、持续突破。
(二)
1996年,闽宁第一次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在福州市举行,福建省选出沿海的8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对口帮扶宁夏的8个贫困县。
在习近平的倡导、组织和推动下,闽宁两省区干部群众携手并肩、探索实践,创立了被誉为中国东西部协作成功典范的“闽宁模式”。20多年里,闽宁协作在这条设计好的路径里持续、高效地运行。本着“宁夏所需,福建所能”,既雪中送炭又互惠双赢的原则,福建的人才、资金、科技、经验、市场要素等不断植入宁夏“肌体”,形成循环造血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了宁夏的发展能力。
由两省区主要领导参加的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年复一年,在两地轮流举行。会议如此相似:签订的 《协议》和 《纪要》均不折不扣地落实。会议又年年不同: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干部培养等方面的扶贫协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层次越来越高,一个由各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企业、社会团体、民间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日益清晰。
1997年的宁夏日报头版的报眼位置刊登了这样一篇消息,详细记录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纪要签字的全过程。
1997年4月17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纪要签字仪式在银川举行,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代表福建在纪要上签字。
这份会议纪要干货满满,诚意满满,既有真金白银的支持,又有字字句句的叮咛,细致到分毫,奠定了闽宁协作几十年如一日务实踏实朴实的风格。
几十年你来我往,这样的会议纪要已经签署了二十多份。但回溯过往,找寻初心,我们仍然能从最初的这份会议纪要里读出意味深长的深情擘画。从一开始,福建省就“尽己所能”,将自己拿得出手的各种资源、各种支持,“打包”给予宁夏这位远方的“穷兄弟”。会议纪要里如山如海一般的诺言,为闽宁协作探索出的框架和基调,在未来几十年里依然熠熠生辉。此后,两省区所有的往来,都能从当年这两份密密匝匝、细致入微的会议纪要里找到逻辑原点和发轫端倪。
沿着这条思想脉络,闽宁协作的未来有了清晰的走向。
经过20多年的风雨淬炼,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已经从政府单向援助,发展为全社会的行动,已经从单纯捐款捐物,发展为企业合作乃至科教文卫的全面协作,已经从单一项目发展为与两地重大发展战略相结合,已经深入到受援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升华为两地干部群众的骨肉亲情。
有了制度保证、机制保障,一系列规划项目相继落地。27年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不仅成为中国扶贫攻坚伟大而生动的实践,为人类扶贫攻坚事业提供了一系列宝贵经验,也使数百万人的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写。
走进西海固、走出西海固——成为闽宁两省区人们相向而行的一种共同价值追求和实践逻辑。
(三)
很多很多年前,张耀武站在自家的窑洞前,深情回望之后,又义无反顾地扎进茫茫夜色,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与未来。
那是1991年的春天,宁夏西吉县平峰镇权岔村青年张耀武含着泪水,收拾好干瘪的行囊,悄悄离开了与他耳鬓厮磨30多年的故乡。
多年以后,张耀武回忆起往事,他说:“真是穷怕了,几辈子人过着一样的生活。活了几十岁,在老家听说过银川,不知道银川是咋样的,没见过火车是咋样的。”
张耀武生活的西海固地区,千百年来,就像宿命的牢笼。挣不脱,走不出,离不开……这里代表着极限的壮阔和哀愁,人们面对着贫瘠的土地,无限焦灼、无限憧憬。
“从老家出来后,我一路向北来到了这个地方,那时这里荒无人烟,根本不适宜生存。天上没个鸟鸟子,地上没个草草子。做了一锅饭,一阵子黄风吹过来,沙子把饭全埋上了,娃娃们哭着闹着要回去呢,这个地方不能住人。”
那个时代,这里聚集了一群和张耀武一样不甘心受穷的乡亲们。他们陆续背起行囊,带着儿女,举家逃离西海固,外出寻找活路。如同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穷苦的人们挣扎着脱离故乡的母体,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扎根发芽。
1997年,谢兴昌夫妇带着5个娃娃和一根扁担,挑起全部家当,从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投奔贺兰山脚下的闽宁村。
心之向往的新家,却给了谢兴昌一家人“当头一棒”:滚滚沙尘裹着碎石四处飞舞。谢兴昌回忆说:“盖了两间土房子,地里尽是大石头,娃娃们都抱怨说,搬到这个地方,粮食吃完了干啥去呢?”
寻梦的人,接踵而来,又相继离去。
张耀武和谢兴昌们硬着头皮留了下来,他们相信,既然是政府建的村子,就一定会好起来。终于,他们的信念和坚持赢得了未来。
1997年7月15日,这是一个改变很多人命运的日子。
那一天,闽宁村正式奠基。林月婵专程来宁,代表福建省委、省政府对闽宁村的开工建设表示祝贺。在奠基仪式上,林月婵宣读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的贺信,贺信中说,“闽宁村的正式兴建,是闽宁两省区开展对口扶贫协作的一项重要成果。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
是啊!这个村庄的名字里,镶嵌进了两个省区的简称,一个是福建,一个是宁夏,一个“闽”字,一个“宁”字,将两省区的情缘深深植入村庄的血液里。
作为闽宁协作共建的起点,闽宁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见证了闽、宁携手从单向扶贫到互利共赢的20多年艰辛路及对口扶贫协作的伟大成就,2001年12月1日,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在闽宁村的基础上成立闽宁镇。
起高楼、修马路、种葡萄、建酒庄……学校、幼儿园、居民安置区已经建成,30MW光伏电站并网发电,设施大棚投入生产,万亩草畜基地竣工,肉牛养殖基地存栏近7000头,“宁酒、闽茶”文化交融的商业区已经开发,西线高速公路通车,闽宁扶贫产业园里企业陆续入驻,项目带动、产业协作、科技扶贫、劳务培训、劳务输出、企业参与、社会支持,闽宁镇已经成为中国东西对口扶贫协作和中国特色扶贫的经典样本。
20多年过去,从潦倒无望的苦难生活中走出来,张耀武的人生踏破荆棘,迎来了新生。在闽宁镇打拼的日子里,他先是给别人打工,又自己种地,后来又试着搞养殖,现在已经“退休”的他在村上盘了间小卖部,一年收入四五万元。“家里大车也有,小车也有,三个儿子,个个都有自己的营生。”
张耀武家的院子里,低矮、破旧的土房与高大、喜气的新房相对而立,如同家庭博物馆一般记录着这个家庭的奋斗史。盖了新房,旧房却舍不得拆,张耀武说:“人不能忘了本,要时时提醒自己,我们就是从这里活出来的。”
岁月匆匆,不期然间,张耀武家门口的枣树已经长得有碗口粗。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张耀武感慨着人生就像一条向上的抛物线,每个起承转合,都风生水起。20多年,沧桑了人世,在树的心里和人的心里同时写下烙印。那个当年被时代洪流裹挟、走向未可知命运的懵懂青年,如今已彻底脱胎换骨,走上崭新的人生。
20多年过去,曾经8000多人的闽宁村已经成长为6万多人的闽宁镇。经过20多年的不懈奋斗,闽宁镇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文化旅游、设施农业、商贸物流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1.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0万。
在闽宁镇的带动下,宁夏已相继“孵化”出160多个闽宁示范村,建设了闽宁镇、石狮镇、惠安村、南苑村、团结村等一批生态移民示范村镇。
闽宁镇的诞生与兴起,承载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倾注了闽宁两地领导的心血。这里是中国扶贫攻坚伟大工程的一个缩影,演绎着两个省区对口协作、携手共进的手足之情,编织着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梦想。
从1996年4月的飞沙走石到2023年4月的春色如许,27年风云流转、岁月切换,这片土地的色调早已换了容颜。闽宁镇的奋斗者们是电视剧《山海情》的真实主角,也是闽宁镇新时代“连续剧”的领衔主演,他们的背后,站立着千千万万闽宁镇的移民群众,共同演绎着一幕幕悲欣交集、迭代新生的时代剧。
山海情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林占熺教授带领团队在试验田里做研究。(资料图片)
(四)
1997年5月,位于宁夏南部山区的彭阳县迎来一位风尘仆仆的客人,他叫林占熺,54岁,福建省农业专家,菌草技术发明人。
与林占熺同行的,还有菌草研发团队的几名技术骨干。大家带着一个艰巨的使命,肩扛手提6箱菌草,星夜兼程,赶了2000多公里路程而来。
几十年岁月风尘,这条2000多公里的长路,林占禧已经走了许多遍。
2023年盛夏八月,林占熺在酷暑烈日下走进宁夏石嘴山的一大片盐碱地,置身两米多高巨菌草丛,在蚊虫肆意叮咬中,他和他的团队沉浸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中。
时间不会眷顾暮年,奋斗者需要专注。耄耋之年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实践“前线”的林占熺笑言自己是“80后”:“只要还活着,就要做下去。”他的眼中,仍闪耀着渴望帮助全世界贫困民众的憧憬与希望;心之所向,仍是将菌草种植技术传播到地球上更多需要的国家!
时间回溯到1997年4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菌草技术被列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
林占熺是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此前被评为“全国扶贫状元”。习近平点将林占熺,希望菌草技术能在宁夏最贫瘠的西海固安家落户,帮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
当时,由于缺乏经验,且受西海固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影响,导致种植的菌草生长缓慢,林占熺利用当地玉米芯等农作物秸秆作为培养基栽培蘑菇,先帮村民富起来。
“菌草栽培蘑菇技术相对简单,村民容易掌握,最能帮助到贫困群众。”说起那段经历,林占熺爽朗地笑着说,“那是我第一次去西海固,20多年过去了,我都记不清彭阳那个村子叫什么名字了。”
林占熺说的那个村,是彭阳县古城镇小岔沟村,那里的村民们可没有忘记他。
刚到村里做动员时,先有70多户村民响应,最后只有27户决定种植蘑菇,10月播种下去,近8个月时间产了三茬蘑菇,平均收入三四千元,是他们往年收入的三四倍。一位种植户50平方米菇棚的收入要超过他种植27亩小麦。
小岔沟村沸腾了!在彭阳县相关部门的协调、动员下,一栋栋蘑菇大棚在古城镇小岔沟村、高庄村,白阳镇罗堡村,新集乡姚河村等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西海固是闽宁村的“娘家”。林占熺团队在彭阳扶贫的同时兼顾闽宁村,两头奔忙,脚下沾满泥土,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宁夏菇爷”。
林占熺回忆,随后几年,种菇的农民由200户激增到1000户,年人均收入不到300元的农户当年种蘑菇后,收入提高8倍多,林占禧和他的团队在塞上山川深刻践行了“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子里”的生动实践。
1999年10月2日,闽宁村组织对种植的菌草进行测产,亩产鲜草12吨。有位老人编了一段顺口溜:“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共产党好,还是社会主义好。”
2000年,闽宁村一天出售的蘑菇就达60吨,当年的销售额达到1亿元。那几年,村里家家摊钱买了钹鼓,在科技工作组回福建过年前,敲钹打鼓一路欢送,比过年耍社火还要热闹。
2021年的热播剧《山海情》,真实还原了这段历史,而剧中的凌一农教授,原型正是林占熺。
如今,宁夏的菌草食用菌产业已经告别农户分散种植模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在闽宁镇闽宁扶贫产业园,占地面积92亩的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项目,一期年种植销售双孢菇1000余吨,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吸纳劳动力65人,人均月收入达2500元至3000元。
在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内,员工正在为带货主播销售的商品配货。宁夏日报记者 左鸣远 摄
(五)
20年,无数人走出西海固、走出大山,又有无数人走进来,重新探索发现这片土地。
两地干部在多次的交谈、探讨中一直在思索,怎样真正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
用什么?答案是产业。
越是深入西海固,越是了解那里的急难愁盼。起初,福建援宁干部和宁夏各级干部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宁夏南部山区的老百姓还无法从根本上致富。根源既在于自然条件太差,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养殖都受到限制,也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大量输出。
只有把人放到产业链上,才能真正改造当地的生产方式,真正打破传统产业结构。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使宁夏南部山区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
“我是半个福建人,半个宁夏人。我人生最好的时光都留在了宁夏,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闽商柯允君,一年有80%左右的时间在宁夏,转眼已经26年。
柯允君是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7年他作为11位闽商代表之一,参加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主持召开的闽宁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
那次会议后,柯允君决定把事业重心转到宁夏。他专门请人设计了一座寓意“东西合作、闪出火花”的不锈钢雕塑,立于宁夏的公司门前。如今,他的公司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发泡剂和水合肼生产企业。
当年,林月婵按习近平同志的指示,动员福建企业家来宁夏创业,寻找发展机会。其中有一位晋江的企业家叫陈德启,他从闽宁村带了一把土去了法国,找专家鉴定。鉴定结果是这里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酿酒葡萄,日照等各项条件指标均优于法国波尔多地区。陈德启回来后,在贺兰山东麓一口气承包了10万亩荒地,部分用于种植酿酒葡萄。
有了投资,有了技术,结合当地的移民和土地,葡萄酒产业在这片戈壁滩上发展起来了。目前,已经发展到近10万亩的规模,建成酒庄13座,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建了起来。
陈德启踏上闽宁镇这块土地时,被宁夏各级政府招商亲商的优惠政策、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所感染和打动。地处贺兰山东麓的闽宁镇,是世界上最适宜酿酒葡萄种植的区域之一。凭借多年商海打拼的经验,陈德启断定,自己人生再次创业的机遇来了。他放下了东南沿海的房地产,成立了宁夏德龙公司,立志后半生在贺兰山下种葡萄。
住着彩钢房,吃着泡面,陈德启用了几年的时间,花了近3亿元让500万棵树木牢牢地扎根在这戈壁滩上。经过多年努力,陈德启的“贺兰神”品牌葡萄酒先后在国内外的多个比赛中夺得金奖。
35年前,18岁的福建小伙子黄添进揣着借来的三千块钱北上银川,就这样,他成了福建到宁夏,从事食品加工的第一人。
黄添进的员工,主体来自西海固地区。看到西海固的员工,他就想起自己的过去,他开始思考能做些什么,帮助他们改变命运。 闽宁协作扶贫给黄添进带来了新的机遇。2013年,黄添进投资1.3亿元,在银川建了一座食品加工厂,公司年产值1亿多元。
2015年,黄添进当选为宁夏福建总商会会长。宁夏给予了闽商广阔的发展空间,黄添进和许多的闽商早已深深扎根于此。1990年,黄添进一家子就全部来到了银川,有三个小孩都在银川出生长大,孩子们去外地上完大学,本来有很好的机会留在外地或者沿海,黄添进动员他们全部回到了银川。 如今,他的两个女儿都成家了,对象都找的宁夏本地人。从刚开始一家五口人,到现在十几口人,四世同堂,银川,成了黄添进的第二故乡。
闽商们一个个、一群群地来,栖息在不同产业的链条顶端,引领走向,颠覆着西海固延续了千年的靠天吃饭的传统耕作模式,成为推动宁夏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在福建省的帮扶支持下,宁夏西吉、盐池、隆德、永宁、红寺堡等地相继开工建设闽宁产业园、闽宁产业城,一批福建企业家带着梦想、带着希望走进西海固,将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这里。
从菌草和马铃薯产业起步,如今闽宁协作发展起多少产业?宁夏人如数家珍——葡萄种植酿造、畜牧加工业、劳务输出、新能源、电商……目前,已有6700多家福建企业入驻宁夏,安置当地劳动力就业10万多人,8万多宁夏人在福建务工,深度互嵌的闽宁产业协作成为宁夏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山区百姓的如花笑靥,胜过赞美的万语千言。勠力同心,闽宁两省区携手跨过全面小康,正合力推开共同富裕的大门。
(六)
扶贫济困的最高境界,不是给予,而是引路。从1997年开始,每两年一届,福建向宁夏派出挂职干部。从温润的东南沿海来到干冷的西北高原。一批又一批的干部走到百姓心上去,称自己的重量。
1997年的初冬,第一批福建援宁干部来到宁夏,塞上苦寒时节,干部们从温润的江南到这样严酷的环境之中,备受考验。在海拔2000多米的六盘山区,高原反应让很多人晚上睡不着觉,几乎每天都会流鼻血,喝了这里的水,他们会连续几天拉肚子。每一批挂职干部刚来到宁夏之后,都会经历水土不服、拉肚子、流鼻血、高原反应、失眠……没有人选择离去。用挂职干部的话来说,“为了这点事儿回去太不值得了。”
20多年来,福建省连续有13批援宁干部接力帮扶宁夏。他们克服高原反应、气候干冷、语言不通、饮食不适等困难。跨越三千里的风雨同行路,留在时光尺子上最温暖的、明亮且永不磨灭的刻痕,是那些血浓于水的故事:
福建第七批援宁工作队领队陈永共,持续的高原反应,挂职期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来时满眼青丝,走时一头白发,这位带病工作的低调领队,却带领他的团队交出了“高调”的成绩单。
2016年11月,第十批援宁挂职干部李仲福赴固原市原州区挂职。时隔一年,妻子陈莹主动请缨赴宁支教,携着他们年仅10岁的儿子,追随李仲福的脚步,举家迁到固原,一同在西海固地区书写属于这个小家庭的“减贫故事”,成为流传在当地的一段佳话。在宁夏两年间,他先后招商引资20多个项目,推动在福州设立六盘山特产专卖店,为宁夏好物找寻市场出路。如今,已经离开宁夏、回到福建的李仲福,还会利用业余时间到六盘山特产馆看看,“宁货闽卖”消费扶贫成为他与宁夏扯不断的连线。
2018年2月12日,在成都召开的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福建援宁干部樊学双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挂职干部的唯一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援宁工作开展情况。闽宁协作成效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并指示“继续做好、再接再厉、久久为功”。
“我们从前辈手里接过了闽宁协作的接力棒,就一定要把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使命任务完成好,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闽宁两省区人民的深切期盼。”樊学双说。
2018年12月,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已在隆德县挂职两年的樊学双没有离开,他选择继续留下来,怀揣“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扑下身子投入到闽宁对口协作第一线。
山河壮阔,福建人在宁夏耕耘着,也收获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是援宁群体共同的价值追求。他们奔忙在项目和工地、和贫困户结对子、与学生打成一片、视病人如亲人……当看到滚烫的泪水滑落,当听到发自肺腑的感谢,那一刻,所有的付出与辛劳都升华为一种更强大的力量。
那些历历在目的画面,那些难以言说的付出,与那些黄土风沙,酸甜苦辣掺杂在一起,成为福建挂职干部们共同储藏的美好回忆。一位挂职干部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的力量,是西北荒塬上一棵向风的草,但是我们年年开花,年年结果,总有一天,我们的力量会绿染山川。”
2023年9月14日,援宁医疗队队员张秀喜在离开宁夏前,最后一次来到永宁县木兰幼儿园,为这里的孩子们讲授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她教得耐心,孩子们也学得认真。宁夏日报记者 左鸣远 摄
(七)
浩浩汤汤的闽宁对口协作史上,有多少默默奉献的人们,就有多少用苦与乐、笑与泪写就的人生故事。
援宁医生来了,支教老师来了,技术专家来了……打井窖、修梯田、盖学校、修道路……20多年来,福建向宁夏派出挂职干部、农业和医疗技术人员、专家、教师、大学生志愿者超过2000人。在难忘的日日夜夜里,他们把青春岁月、深情厚谊乃至生命抛洒在西海固地区的沟沟坎坎、旱塬峁梁。
2006年8月,25岁的福建支宁教师李丹来到隆德第二中学任教。初来乍到,这个“80”后的女孩被西部的贫困惊呆了。2007年4月开始,李丹用工资资助从小因车祸失去父母的邻泉村女孩赵艳,她还劝说父亲资助一位家庭极度贫寒女生王巧琳。王巧琳永远记着李丹对她说的那一句话:“考成怎么样、考到哪去,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从那里走出去!”
一年后,李丹支教期满回到福建,依然保持着对两个孩子的资助。2008年1月,李丹被查出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床上饱受病痛折磨的他,依然牵挂着宁夏的学生,她一再叮嘱父亲:“一定要帮助两个孩子完成学业,这个梦不能让病魔带走。”
土豆,馍馍,鞋垫……西海固的乡亲们拿不出太贵重的礼物,就把自己产、自己做的东西往支宁的福建老师手里塞。一位福建支宁的老师说:“有一次下乡家访,一个学生的母亲偷偷把一双新做好的鞋垫塞在我羽绒服口袋里,后来我上课的时候鞋垫掉了出来,被学生看到了,他们就暗暗记下,过后人人都从家里带鞋垫来送我。”
李丹走了,但更多的“李丹”来了。20多年来,福建各地1100余名优秀教师和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支教团200余名优秀学子来到西海固中小学支教。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这是福建赴宁支教教师的日记合集里,提到最多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教育帮扶是闽宁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福建援宁教师队伍,把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温柔地播撒在孩子心里。
自闽宁两省区正式建立教育共建帮扶协作关系以来,在师资培训、教育资源共享、职业教育招生办学、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等领域,密切交流互访,教育协作水平不断深化。1996年至今,福建先后派出近千名医疗专家和青年志愿者,援建妇幼保健院和各类医疗卫生院所323个,为数万名山区百姓开展义诊和疑难杂症治疗。福建1328人次教师和医疗技术人员来宁支教支医,帮助宁夏培训教师7585人次。
西海固的群众,对“福建”格外亲近——“福建”,是那个总来家里串门子的干部,说话带着南方口音,眼中满是关切;“福建”,是那位教娃娃读书的老师,看着身材瘦小,吃起苦来却毫不含糊;“福建”,是那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治好了许多人的病……
你听,一曲《山海恋》唱出了闽宁两省区人民的心声:
山恋着海,海恋着山,心与心相连,多长的路途都不再遥远;
山恋着海,海恋着山,手与手相牵,最美丽的梦用爱一起圆……
山海情未了,回荡天地间。
(八)
2020年7月3日,中宣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先进事迹。称他们“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开创的闽宁协作事业的坚定践行者,是东西部扶贫协作接续奋斗者,是社会扶贫的创新发展先行者,是全球减贫治理中国智慧的积极探索者”,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发布仪式现场,曾在宁夏挂职担任隆德县委常委、副县长樊学双带来了一张纸。
纸很薄。那是一份申请,来自一个特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不是向政府寻求帮助的,而是申请一家三口主动退出最低生活保障。
写申请的人叫辛宝同。大学毕业后,疾病让他走进人生的灰暗面。为治病,家中欠下近30万元的外债。一年后,他下身瘫痪;祸不单行,他父亲也因车祸全身瘫痪!一家有两个重度残疾,除了社会兜底资金,此前,全家一年就靠1000块钱的土地流转金生活。 是什么样的底气,能让他主动放弃帮扶?
挂职期间,樊学双了解到,隆德县当地还有很多这种情况的残障人士,在河南农村贫困家庭长大的他,多方筹措资金,在隆德县建立了宁夏第一家县级残疾人托养创业服务中心,辛宝同和父母成为第一批入住托养的受益者,吃住全部免费。有大学学历的辛宝同发挥特长,“晋升”为中心电商平台管理员,每月收入2000元,他记得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给了妈妈,妈妈抱着他就哭了。
后来,樊学双鼓励创办残疾人电商协会,从注册到培训,辛宝同发现都是樊县长亲自跟他对接。有一次谈完业务回家上车时,由于辛宝同不方便,樊县长二话不说抱住他的腿,抬他上车。当时他鞋上有泥,碰了樊县长一身灰,樊县长反而怕把他弄伤了。 辛宝同一年挣了将近13万,成了致富带头人,带动了全县2390个人的分红。他母亲也到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制作人造花,母子俩都有了收入,全家的日子顿时柳暗花明。
樊学双说:“我手里的这张纸很薄,轻若鸿毛;但是它却重若千钧,那是一颗心的重量,更是闽宁协作这么多年,援宁群体和当地群众双向奔赴的重量。”
2021年2月25日,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时任闽宁镇党委书记张文接过闽宁镇荣获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奖牌,习近平总书记以8个字深情勉励:“一以贯之,刮目相看!”
短短8个字和那块沉甸甸的奖牌让闽宁镇干部群情振奋。闽宁镇镇长马晓平说:“我们一定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任接着一任干,带领党员群众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美丽新农村,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躬身为桥,连接山海。从“时代楷模”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两个沉甸甸“楷模”的背后,有千千万万的人。闽宁对口协作27来,一群人,从大海边深入黄土高原,带来资金、资源、技术和经验,还有拼搏的精神。他们用一代人的时间改天换地,从世界来说,这是绝无仅有的,是只能在中国发生的奇迹。 他们是闽宁协作事业的坚定践行者,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真挚厚重的人民情怀、一诺千金的不懈追求。
经过20多年的山海协作和一批批援宁群体的接续奋斗,闽宁对口协作事业不仅创造了东西部对口协作的“闽宁模式”,也为中国和世界的减贫事业贡献了“闽宁智慧”和“闽宁方案”。
当我们的目光穿越历史风云,解读“闽宁模式”,追寻其留在西海固地区的闪光足迹时,我们会为福建宁夏心手相牵而感动,为发生在这里的翻天覆地变化而感慨,为决策者的博大胸怀和雄韬远略而点赞。
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创举,将东部的经验、模式、思路,将无私奉献精神、责任和爱,将“爱拼才会赢”的文化内核,播种在西海固这片世界级的贫瘠土地上,深刻影响并改变着这片热土及生活在这里人们的命运。
多少年翘首企盼,多少年的艰难摸索,多少年的沉默忍耐……今天的人们用一代人的时间,结束了千百年来祖祖辈辈贫困的宿命,让不适宜人类生存的西海固变成了希望之地,为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树立了一个中国样板,留给世界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山为脊梁,海是胸襟,聚山海之力,乘浩荡东风,时代的巨浪惊涛拍岸,一幅更加波澜壮阔的美丽画卷正在展开,眺望着无限美好的未来!
- 福建⇌宁夏,“牵手”成功27年!(2023-08-23 16:13:09)
- 山海情更长,打造闽宁协作“升级版”(2023-08-22 08:53:45)
- 宁夏籍女大学生在榕获10万元创业扶持(2023-07-10 07:47:53)
- 福建与宁夏签署《闽宁对口体育协作框架协议》 首次在体育领域开展协作(2023-05-05 10:32:26)
- 闽宁协作投入力度不减(2023-04-12 09:03:33)
- 山海共绿 闽宁协议开展生态环保合作(2023-03-10 10:20:32)
- 千里之外!582户百姓给鼓楼送来一份“惊喜”(2023-03-01 16:30:40)
- 闽宁协作打造电商模式新业态(2022-12-11 11:07:40)
- 再推进!晋安区调研组赴宁夏固原隆德对接闽宁协作工作(2022-09-05 11:01:38)
- 央视《新闻联播》:接续奋斗 闽宁山海情再谱新篇(2022-08-25 22:55:49)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