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迈上“5万亿”新台阶 “拼”出个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1月11日,南方冬日的早晨,天气微冷。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福建会堂开幕,会场里传出句句振奋人心的话语,驱散了冬日里的寒意。
“真正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老百姓的好日子”“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折不扣完成29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句句实在话,赢得阵阵掌声。
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福州开幕。人民网 刘卿 摄
过去一年有不易更有收获——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迈过“5万亿元”大关,翻开崭新的一页。
在过去五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6.4%左右、居东部地区第一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连跨四个万元台阶,突破12万元,跃升至全国第四位,是唯一所有设区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一串数字见证了福建的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1月10日,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福建正式进入两会时间;1月15日,随着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福建省两会落下帷幕。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代表委员们做足了“功课”,为福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建议、献良策、谋发展。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新起点上,如何展现福建作为?福建的关键词是“拼”,拼经济、拼开放、拼生态,拼出一个新天地!
拼经济:曙光在前,未来可期
“经济复苏将按下快进键,曙光在前,未来可期。”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一落地,福建会堂里的掌声经久不息。
“提气、鼓劲儿!”福建省人大代表、三明市市长李春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成效、一项项任务中,感受到了振奋和鼓舞。
八闽大地迎来复苏,万象更新。
福建省人大代表郑辉是位“老代表”,经历过前两年的“闭环”参会,再到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首次参加省两会,感觉很不同,让他发出了“风雨过后终见彩虹”的感慨。
作为一家数字企业的负责人,郑辉更感慨“全省上下一盘棋,展现了全力拼经济的干劲”。“新的一年非常值得期待,我相信福建在打造‘数字应用第一省’方面会有更大的成果。”信心来自于经济脉搏的跳动,来自于“逆境”中可喜的经济增量。郑辉说,去年福建前三季度的GDP达到了5.2%,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说明福建的经济具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
这些年,“福建制造”似乎成了一个新名词,这源于越来越多的“大国重器”福建造。
去年春节,除夕的前一天,福清核电调试管理处/生产准备处调试计划科科长李彬和同事忙到凌晨四五点,大年初二,他们又回到工作岗位上,为的就是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清核电6号机组商运前的“冲刺”。
福清核电站。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去年福清核电捷报连连:1月,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2月,机组首次达到满功率运行;3月,“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核电“喜报频传”,风电也“不甘于后”。就在2022年12月8日,装载着8片全球量产最长风电叶片的船舶缓缓驶离福建福清的福州港江阴港区,启程远赴欧洲,这也是我国首次批量出口的风电叶片。
在已形成风力发电机、风机结构件、风机总装、叶片生产等全产业链生产格局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仅过去一年,已连续下线13.6兆瓦、16兆瓦等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不断上涨的数字,意味着“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记录一次次被刷新。
位于闽东的宁德,曾一度被称为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随着多个“金娃娃”落了地,宁德的高速增长令人艳羡,发展潜力让人鼓舞。
“宁德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培育出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支撑宁德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宁德市委书记、宁德代表团团长梁伟新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宁德市GDP继2012年突破第一个千亿后,分别用6年和3年时间突破了第二个、第三个千亿大关,跻身福建全省第五、跨入全国百强。预计去年全市GDP增长10.5%左右,增幅有望保持全省首位、位居全国百强城市前列。
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宁德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人民网 刘卿 摄
新的一年,宁德将经济增长的目标设定为8.5%,比全省预期目标高出2.5个百分点。高增长需强引擎、硬支撑,宁德靠的是在稳住一产、提升三产的基础上,重点稳住工业大盘,靠的是组织实施千亿项目储备、千亿项目投资、千亿招商引资“三个千亿”计划,靠的是扎实推进按摩器、电动汽车、电动船舶“三类产品”梯度培育,做精做好产品,积极抢占市场。
谋一域先谋全局。新一年里福建怎么“拼经济”?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里已指明——紧盯宏观形势发展变化,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调度,政策服务齐努力,投资消费出口同发力,政府市场相互联动,供给需求相互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赢在一起,拼出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拼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在福建省两会前的一个星期,福州市两会召开,在这场凝聚共识的大会上,福州向全市市民发出了“动员令”——号召全市人民投身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实践。
成功者先计于始,福州的目标已明:到二〇三五年,福州要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福州要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率先基本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去年福州GDP总量保持全省首位、增速位居全国万亿城市前列,这是底气;擘画蓝图,凝聚共识,将“大写意”变为“工笔画”,这是动力。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福州代表团团长林宝金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福州将紧紧围绕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这个主线,聚焦率先实现现代化、全面迈向国际化两大目标,重点建设滨海新城、福州大学城、东南汽车城、丝路海港城、国际航空城、现代物流城等六个城,打响海上福州、数字福州、新型材料、海港空港、闽都文化等五大国际品牌,实施九大专项行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福州贡献,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国际范儿”不仅仅是福州这座城市的“性格”,也是福建省的精神特质——因海而生的福建人从不缺少“走出去”的勇气和胆识。
去年10月,经济强市泉州市的政企决定不再观望,而是“主动出击”组团出海,当地政府对境外参展企业机票费、展位费分别给予80%和70%的大力度补助,全力护航企业出境参展。就这样,疫情后首个出境参展的泉州企业团体奔赴香港参加“环球资源十月香港展”。疫情后第一次外出参展,原本没抱多大希望的福建北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礼兴有了意外之喜:“展会上的新客户比预想中的要多,最终也达成了一些意向订单,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走出去参展的信心。”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危机中孕育新机。“近期,福建省多地组织企业出海‘抢订单’,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效应下,众多外贸企业跃跃欲试,希望搭上出海‘抢单’的顺风车拓展企业海外市场。”福建省政协委员吴棉国关注到了出海抢单的热潮,他建议,要发挥侨海优势,推进闽企出海“抢单”。
1月13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来到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泉州代表团参加分组审议,其间他对代表们说,要坚持开放发展,发挥海洋、港口和侨商众多等优势,面向全国、面向海外,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这话说的是泉州,但不止是泉州。正如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福建今天的发展和成绩得益于改革开放,福建未来的前途和希望也一定靠改革开放。
拼生态:只能做“优等生”
“决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搞所谓的速度式增长,决不能成为污染产业、高耗能产业的转移地。”1月11日,在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的当天下午,福建省省长赵龙来到他所在的南平代表团参加分组审议,发言近半时间都围绕着“生态”二字,其间连用三个“决不能”来表达“生态省”的决心。
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已连续44年保持全国第一,这一逐年蝉联的成绩对福建人而言似乎已成平常,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期待。对于福建而言,只有做生态文明建设“优等生”这一条路可走,不能做“中等生”,更不能是“差等生”。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议题上,保护和发展具有辩证关系。两者相悖的情况出现时怎么办?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答案——“当产业项目、经济增长速度和生态环境发生冲突时,宁可放弃项目,宁可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从2014年起,福建省取消了当地34个县(市)的GDP考核,并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就在省两会召开的前夕,省领导分别与福建各地党政负责同志签订了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这是福建“谋绿”的最好例证。
生态保护不是发展的绊脚石,要谋的是高质量发展。要保护还是要发展,福建在实践中探索并行不悖的道理。
就在前年,武夷山成为我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之一,肩负使命,重担尤甚。这道题如何作答?
坐拥武夷山的南平市,“解题思路”是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围绕武夷山国家公园重点保护区外围1~4公里,初步划定“缓冲区”,涉及武夷山、建阳、光泽、邵武四个县(市、区)的28个乡镇(街道)、199个行政村,在空间上按照保护协调区、发展融合区两类空间,实行差异化圈层分区管控。
福建省政协委员、南平市政协主席林斌认为,应该用大的“外圈”来保护好武夷山国家公园这个核心“内圈”,以最严保护、最优环境、最好政策,把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先行地,以此不断放大福建的生态文明新优势。
在莆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一个“水患”变“水利”的佳话。木兰溪是莆田的“母亲河”,曾经水患频仍,经过近20年的“久久为功”,水患之河如今已成莆田人的幸福河。
在今年的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加快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推进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支持莆田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显然,“治理”与“发展”缺一不可。
“我们将落实报告提出的‘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统筹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要求,坚持生态优先,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深化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集成实施‘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工程,在不破坏自然风光和生态风貌的前提下,把这条风光带打造成造福人民的生态带、健康带、幸福带。”莆田市委书记、莆田代表团团长付朝阳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如是表示。
在过去五年,福建用约占全国3%的人口、1.3%的土地、2.9%的能耗,创造了全国4.3%的经济总量,绿水青山“颜”“值”同升,生态省建设交出高分答卷。
在未来五年,福建将着眼打造“美丽福建”,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持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示范省,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前路漫漫且灿灿,正如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那句,“惟知感恩,方能接续奋斗;惟有奋斗,方能创造辉煌”。(林晓丽 刘卿 吕春荣 林盈 苏海森)
- 福建出台32条措施促一季度经济开好局、起好步(2023-01-18 09:49:34)
- 起底福建经济“发展因子”:借力政策东风 做强区域引擎 聚焦产业升级(2023-01-18 09:49:34)
- 2022年福建省外贸进出口额达1.98万亿元(2023-01-18 09:49:34)
- 福建公布今年29件为民办实事项目(2023-01-18 08:54:53)
- 福清在东张水库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023-01-18 08:49:36)
- 台综院估台湾2022年经济增长“保3”落空(2023-01-18 08:47:58)
- “2022年闽台关系十大新闻”揭晓(2023-01-18 08:29:17)
- 我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23-01-18 08:21:01)
- 省博新春上新 瞧瞧吉祥文物去(2023-01-18 08:16:46)
- 榕一项科技成果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023-01-18 07: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