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以“便利福建”建设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2-08-15 14:53:32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24605亿元,在全国排名第7;上半年福建经济增速为4.6%,排名全国第6,是上半年经济增速十强中唯一的东部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尤其今年以来部署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以下简称“三提三效”行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数字福建”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在“三提三效”行动中,福建提升有为政府效能,为“有效市场”匹配了“有为政府”。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福建如何以“效”提质,来应局、布局、破局?对此,我们推出“聚焦以‘效’提质,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系列报道,探讨总结福建的经验做法。

工地上,机器轰鸣,吊机、打桩机等紧张作业,一派忙碌景象……

盛夏7月,在福建这片创业热土上,一批批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劲头十足。

时间拨回到今年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福建省开展三项重大活动:省委常委会会议、重大项目视频连线集中开工活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这些活动无不彰显出福建省委、省政府“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担当,以及狠抓工作落实的魄力。

号角吹响,足音铿锵。

半年多来,福建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攻前期、促开工、保在建、快投产,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

今年福建省年度省级重点项目1587个,涉及农林水利、交通、能源、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工业等领域,总投资4.08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68亿元。

项目建设是福建全省上下实施“三提三效”行动的主战场。一个个项目征迁、审批、落地、投产的背后,都能看到福建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效能政府,建设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福建”的真功夫,也展现出福建全省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靠前服务,成就项目建设“加速度”

“我们管委会服务中心成立服务小分队,为企业落户石狮的相关手续实行全程代办。”石狮高新区服务中心主任邱雅容表示,“‘三个一’服务代办制,打造了企业落地石狮的新速度。”

邱雅容口中的“三个一”是指:一套人马,全程代办审批事项;一个原则,全程化解审批梗阻;一次办好,全程提速审批服务。这“三个一”是由石狮高新区党工委、纪工委联合推出的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

落户石狮光子技术产业园的鸿日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是“三个一”服务代办制的受益者。原本要3天才能拿到的企业营业执照和公章,仅用3个小时就办好了。“看到这样的干事热情和服务效率,我悬着的心彻底放下了。”该公司总经理吴清水说。

以“便利福建”建设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石狮光子技术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石狮高新区服务中心供图

事实上,不只是在产业园内的企业感受到了“飞速”,就连石狮光子技术产业园本身,在当地也创造了“一项纪录”:在签署土地出让合同的当天,一并取得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位于石狮高新区的光子技术产业园项目在今年一季度的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上备受瞩目。该项目总投资118亿元,由1个孵化加速中心、3个光子技术微产业园构成,着力打造集智慧、共享、生态于一体的“智享光谷”,预计至2025年相关产值将达150亿元以上。

“拿地即开工”、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高效率的背后,是基于石狮工建审批窗口主动靠前服务的有力推动,也是当地政府部门深化审批改革的有效成果。

石狮市自2021年开始推行工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工程建设许可服务指南,今年再次推出“模拟审批”服务,出台相关操作细则,打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的“堵点”“难点”,助力项目早日落地。

厦门中创新航三期项目也是今年的省级重点项目,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内,总投资50亿元,预计达产后将实现新增年产值约80亿元。

2个月,3个自然村,厦门中创新航三期项目整村搬迁工作在今年“五一”前夕圆满完成。项目工作组15天完成650栋住宅、37天完成涉企非住宅100%签约。这一征迁速度,创造了翔安区的“新记录”。

“我们主动靠前服务,到征迁一线摸清状况,采用前置工作方法,比如提前介入并统一4家征迁公司的补偿标准,对征迁过程中会遇到的情况作了预判。同时,坚持‘一支队伍抓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颗热心帮到底’的原则推进征迁工作。”负责该项目征迁工作的吴善营说。

今年以来,福建省委部署实施“三提三效”行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马上就办”政务服务品牌,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让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靠前服务”成为今年福建各级政府服务重大项目的亮点做法。在泉州南安五矿、莆田南洋水系等项目中,当地政府部门通过组建服务专班,主动靠前服务,极大缩短项目的规划审批、方案审查、土地报批等各项工作时间,共同助力项目落地、开工。

福建让市场主体在闽投资兴业更便捷、更易成功,让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的努力,也吸引着更多企业投身到新福建建设中。

不久前,中国五矿集团董事长翁祖亮一行来闽,在与福建省委书记尹力会面时表示,福建产业基础好、营商环境佳,五矿集团将加大在闽产业战略布局和投资力度,推动央地合作再上新台阶。

全链条对接,保障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意识,全链条对接、跟踪服务。”这是“妈妈式服务”“保姆式服务”的共同特点,也是福建各级政府部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为企业打造高效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

“位于漳浦县万安工业园的巨信智能器材项目,于去年底开工,今年7月底2栋厂房主体工程已完工,宿舍楼主体封顶。”漳州市漳浦县万安生态产业园区管理中心副主任杨汉全介绍说,“巨信智能器材主要从事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家居用品、体育用品制造,项目总投资20亿元,用地面积270亩,建成后年产值约20亿元。”

以“便利福建”建设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正在抓紧施工的巨信员工宿舍楼。漳浦县万安生态园区管委会供图

针对巨信智能器材项目,漳浦县万安园区成立项目服务专班,实行全链条对接,着力打通企业落地的堵点、难点:在备案立项、土地报批、前期施工等阶段,主动对接,大大缩短各类审批流程;领导现场办公,指导解决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建设。

为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漳州在全市推广“妈妈式”服务——通过推动“一件事一站式”服务改革、“工改”再深化、优化服务变“不能办”为“称心办”等手段,强化全链条服务意识,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助力项目建设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园区是推动地区经济不断发展的强力载体。在距离漳浦两百多公里外的仙游经济开发区中,华锋绿色纤维产业园正不断加速朝着年产30万吨再生绿色纤维的目标迈进。莆田市仙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项目专班成员陈瑞回表示:“华锋绿色纤维产业园项目占地903亩,总投资86亿元,分三期实施。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万吨绿色纤维的生产规模,实现产值90亿元以上、税收8.7亿元以上,助力莆田培育纺织化纤新材料千亿产业园集群。”

以“便利福建”建设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莆田市仙游县华锋绿色纤维产业园项目全景图。仙游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供图

从签约落户、破土动工,到工程交付,该产业园项目创造了“当年度洽谈、当年度签约、当年度开工建设”的“仙游速度”。

为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仙游县成立项目推进组,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在政策扶持方面,从用地保障、资金扶持、企业用工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及时拨付设备购置补助、科研创新支持资金,并为企业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等。同时,建立领导挂钩帮扶制度,实行日汇报、周碰头、月协调的工作机制,第一时间解决相关问题,实现项目“无障碍”建设。

截至目前,该项目一期已实现瓶片清洗、造粒、拉丝、加弹等生产线投产,二期主体建筑已经全部建成,设备正在抓紧安装,将于近期调试生产。

全链条对接服务,是“项目服务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实践。福建各级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不仅体现在成立项目服务专班上,还体现在推进政务服务“全市通办”“一件事集成办”“一次性申报”“一条龙服务”等方面,通过串起产业链发展上下游,全方位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以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赋能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探索“便利福建”建设

服务“保姆式”,帮扶“管家式”。

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福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深化“放”上下功夫,在精准“管”上促公平,在做优“服”上提效率。

截至今年5月底,福建全省已开工重大项目494个,总投资超4000亿元。1—4月累计完成投资239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8.9%。

数字体现出的是,福建不断创新机关效能建设理念和实践,依托数字福建建设独特优势,全力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福建”,通过数字赋能,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努力:打造全省绩效管理新平台,创新数字政务服务模式,实现效能督查手段向线上延伸,打通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推进绩效效能建设与数字政府建设相促相融、双向赋能,让“保姆式”服务、“管家式”帮扶的效率大大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助力福建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

以“便利福建”建设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20多年前,福建省首个行政服务中心在漳州率先建立;20多年后,福建省市、县(区)两级全部建成行政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图为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新大楼,于今年2月启用,是全省单体最大的行政服务中心。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供图

截至目前,福建省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比例达96%,“一趟不用跑”事项比例达93.39%,办件平均耗时从2015年的20天减少至目前的2天。

从“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再到专解“急难愁盼”、专挑“疑难杂症”的“办不成事”窗口……如今,在福建办事已经越来越方便。

不久前,福建省经济社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监测与绩效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行,提升绩效管理数字化水平。同时,福建还不断推进效能督查从实地走访、调研座谈、暗访核查延伸至在线监督、对比督查,实现线上线下督查双管齐下。尤其在项目管理方面,通过建立全省重大活动集中签约项目跟踪管理系统,开展在线动态管理和监督。

以“便利福建”建设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福建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福建省效能办供图

利用数字赋能,福建归并优化12345热线,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将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并在福建省接听的32条便民热线,统一归并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并提供7*24小时人工服务;通过分析群众诉求,形成解决方案,推动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实现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助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效果。

今年5月,《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破解营商环境堵点、难点问题。7月,福建省政府出台《福建省营商环境创新改革行动计划》,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全国最高标准,出台94条创新改革措施,加快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福建”。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便利福建”建设正快马加鞭。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