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伞弄蝶
黎氏青凤蝶
豆粒银线灰蝶
幸福带蛱蝶
报喜斑粉蝶
双带弄蝶
黑脉白弄蝶
天宝岩肿腿迷甲 天宝岩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7日,记者从福建省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天宝岩保护区”)管理局获悉,日前保护区内发现一昆虫新种——天宝岩肿腿迷甲。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动物分类学权威期刊《ZOOTAXA》。
天宝岩肿腿迷甲为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昆虫,体型扁平,雌虫黑色而雄虫暗棕色。头部较小,与前胸密接。口器发达,上颚大。触角11节。前胸背板发达,侧缘沟薄而深。
2020年,天宝岩保护区启动为期三年的昆虫多样性调查科研项目。天宝岩肿腿迷甲为昆虫学者郭亮、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昆虫爱好者廖焘堃在参与调查期间共同发现。命名灵感则源自该甲虫三对足在形态上“像肿了一样”。大多数甲虫类具有飞行能力,像天宝岩肿腿迷甲这样不会飞的甲虫为数不多。其成虫夜间在树干上活动,白天则隐藏在树下或树皮中,因此很难被发现。
天宝岩肿腿迷甲是天宝岩作为模式标本产地,发现的第二个新物种。此前发现的新物种为壳斗科青冈属新种——永安青冈。模式标本产地,指的是用于物种命名的模式标本采集地。研究模式标本产地对动植物的系统研究、种质资源的原地保存、保护以及准确确定保护对象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端午假期期间,天宝岩保护区还监测记录到7个蝴蝶新记录种,它们分别是豆粒银线灰蝶、报喜斑粉蝶、幸福带蛱蝶、白伞弄蝶、黑脉白弄蝶、黎氏青凤蝶和双带弄蝶。其中幸福带蛱蝶、白伞弄蝶、黑脉白弄蝶、双带弄蝶为永安市蝴蝶新记录种,黑脉白弄蝶还是三明市蝴蝶新记录种。至此,永安天宝岩保护区有影像记录的蝴蝶种类达到301种。
黑脉白弄蝶为中大型弄蝶。该蝴蝶一年一代,成虫多见于一年中的5至6月,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等地。(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廖金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