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评论|讲好文化遗产保护的福建故事
新年伊始,福州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仓山烟台山等地成为热门文化打卡点。这些文化遗产近期申遗步伐加快,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是“后世遗”效应加速显现的一种表现。2021年7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入列,产生了很大影响。
世遗大会在福州举办期间,文物保护的福建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中,“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福建船政是中国自主引入西方先进技术且成功转化的突出案例”等,受到专家的高度认可。大会闭幕后,“后世遗”效应明显,极大带动了人们关注文化遗产的热情。比如,烟台山每到周末、节假日人气火爆,船政文化遗址研学热情高涨等。相比之下,大家过去注重好玩好看,如今更关注背后故事。
这些新现象,对文化遗产保护和科学活化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有关部门加快推动申遗相关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就在近期,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三坊七巷、福建船政文化史迹等相继提出申报世遗,相关的论证、规划编制、遗迹保护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如何用好“后世遗”效应?相关部门应当抓紧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提高实施成效,才能避免一阵风。
首先,建章立制,务求长效。这方面,福建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有良好的传统,比如1991年福州议定“四个一”机制,当地文物保护事业由此掀开崭新一页。目前,福州对启动申遗的各个项目,提出“完善一套申遗工作机制、确立一个申遗计划、组建一支智囊队伍、开展一批课题研究、实施一轮保护工作、启动一系列策划宣传”等做法。我们要传承好相关理念和做法,建立保护管理、活化利用等机制,确保相关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其次,树立正确观念,避免本末倒置。文化遗产参观、研学热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不可否认,这也是相关部门申遗热情高涨的原因之一。因而,需要注意和重申的是,申遗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经济效益只是其延伸。倘若为了经济效益把文化遗产当成景点来开发,容易陷入本末倒置的误区。事实上,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观和经济发展观,切忌为了短期经济利益忘了保护的初心。
最后,“软”“硬”兼施,融合发展。对于申遗,相关部门加大“硬件”投入不难,难的是提升“软件”建设。近几年,福州马尾下大力气引进船政文化人才,重新梳理相关文化历史,今年初开馆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把船政研究从历史研究提升到文化研究,成功吸引市民关注。我们要重视人才支撑,静下心、沉下气搞研究,挖掘申遗项目的价值,生动地将其摆在群众面前,进一步讲好文化遗产保护的福建故事。
- 天宝岩保护区物种“上新了”(2022-06-08 09:00:03)
- 央媒“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福建篇”相关报道在福州引发热烈反响(2022-06-08 00:10:48)
- 受噪音侵扰?可向法院申请诉前禁止令 守护“安静权”(2022-06-07 14:57:17)
- 福州:租房合同示范文本印发(2022-06-07 10:03:36)
- 30年·30事|福州:守护大美湿地 共享生态福祉(2022-06-06 07:34:40)
- 30年·30事|奉献世遗大会“福州样本” 千年古城“遗”韵无穷(2022-06-05 23:45:47)
- 30年·30人|陈林:倾心守护大自然精灵的民间环保人(2022-06-05 23:34:32)
-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蝶变” 福州推进申报世界自然遗产(2022-06-05 19:29:28)
- 网络安全法施行5周年:网络家园如何变得更安全(2022-06-02 11:06:26)
- “六一”节 聚焦孤独症儿童服务消费安全(2022-06-02 09: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