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越老疑心越重 小心阿尔茨海默病

2021-12-22 09:47:32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陈丹

  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

  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斩获了今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等大奖。这部影片细致刻画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属的困境,引发了观众共鸣,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阿尔茨海默病。

  近日,由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变性病学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携手社会行动组织“认知症好朋友”联合主办的“阿尔茨海默病科普大讲堂”在福州开讲。专家和志愿者分享了该病早诊早治的重要性及家庭照护知识。

  把握“黄金窗口期”

  病情有望延缓5年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中的父亲安东尼就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典型。在他人眼里,他是个冥顽不化的老头,拒绝女儿的帮助,对护工乱发脾气。而随着疾病恶化,他发现自己逐渐分不清虚拟和真实,对周遭的一切产生怀疑。

  如今,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中国已有近1000万“安东尼”,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3000万人。“阿尔茨海默病是认知症(俗称老年痴呆症)中的主要类型。它会导致患者产生记忆、定向等认知功能障碍,出现焦虑、妄想等行为异常,日常生活中的穿衣进食、洗漱如厕等基础事务也会令患者手足无措。”福建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晓春教授介绍,患者从轻度进展到重度痴呆平均需要8年到10年,而从轻度认知障碍发展为轻度痴呆,平均只要2年至6年,这也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黄金窗口期”。如果能将疾病的筛查关口前移,在早期阶段及时诊断干预,有望将疾病进展延缓5年。

  对配偶子女多疑

  小心是疾病早期信号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率存在明显不足,早期症状难以发现。一些人发现记性不好,却误认为是自然衰老,加上疾病带来的病耻感,很多患者在就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的叶钦勇主任医师指出,早筛、早诊、早治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来说很重要,“如果老人不但出现了记忆障碍,情感、精神行为也有异常,例如:对配偶、子女的行为多疑,藏匿各种贵重物品;对身边事物淡漠不关心,缺乏情感;难以处理过往较为擅长的工作等。这些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果家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病,该怎么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的潘晓东主任医师表示,除了必要的药物干预,在日常生活中要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认知训练以及接受心理辅导等。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其他类型的认知症患者而言,他们更需要来自身边的支持和关爱。”社会行动组织“认知症好朋友”的友好使者、福州市小蜜蜂扶老公益服务中心主任陈瑶女士表示,“认知症并不会夺走一个人所有的记忆及认知能力。我们要超越疾病,看到认知症患者依然保留的能力,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尽可能继续为家庭、为社区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