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
文化自信更深沉——习近平总书记关切的文化发展新实践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考察朱熹园、八廓街到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从察看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到点赞非遗项目苗绣、藏毯、沙县小吃,从指出“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到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开启之际,让我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传承历史文脉,赓续红色血脉,激发时代活力,激扬文化自信,积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底气。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泉州申遗成功,朋友圈都刷爆了”“能在古城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真好”……千年古城泉州,洋溢着自豪与自信。
7月25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为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
历经千年,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存在泉州仍然得到精心呵护,活化利用。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更赋予这些遗存和这座古城新的活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贺信中所说:“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支持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保护历史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重若千钧。今年以来,从东海之滨、中原大地到雪域高原,朱熹园、三坊七巷、医圣祠、八廓街等地,都留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身影、谆谆嘱托。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鉴往知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和国家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持续推进、成效斐然。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出台,传承更有抓手,发展更多路径。
摸清家底,文化遗产科学有效保护——
我国已公布13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9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划定历史文化街区970片,不少有价值的工业建筑、文化景观也逐步纳入保护体系。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生动述说着过去,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创新方式,文脉传承弦歌不辍——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引发全民关注,《唐宫夜宴》等传统文化节目惊艳网友,《永乐大典》回归再造见证中华儿女传续文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优质文旅资源一体化开发……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在新时代迸发出新活力。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盛夏时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每天的预约名额很快一抢而空。
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浓墨重彩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摹写、解读、弘扬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些参观者情到深处热泪盈眶。
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座刚刚落成的宏伟建筑,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带领党员领导同志重温入党誓词。
赓续红色血脉,矢志接力奋斗。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的特殊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处处“红色地标”,讲授一堂堂生动的“党史课”,让全党全社会接受了一场场以“红色”为标识的精神洗礼!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北大红楼、丰泽园毛泽东同志故居……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我们汲取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部署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开创新局面,用革命文化升华全民族文化自信。
放眼神州,见证百年风云激荡的革命文物正焕发新生机,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促进老区发展的活力源泉。
“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打造“红色文旅+绿色产业+古色瑶乡”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模式,呈现传承红色基因和全面小康、魅力乡村的画卷。
山东沂蒙山区创新红色研学旅行模式,讲好沂蒙红嫂故事和支前故事,红色旅游品牌矩阵日臻完善,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宣传部等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红色陕西·圣地延安”“小岗精神·改革序幕”“两山理念·振兴之路”……沿着中华大地的“红色版图”,人们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贵州毕节化屋村土生土长的苗家子弟彭艺,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乡创业。忆起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她所在的化屋村扶贫车间的场景,仍难抑激动。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总书记的鼓励与期许,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留在家乡传承这门手艺。而今,化屋村扶贫车间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更好融合,借助网络直播拓宽销售渠道,今年前5个月产值超过60万元。背靠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彭艺和乡亲们正自信地走在致富路上。
立足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的“非遗足迹”中,蕴藏着“谋划振兴”的“大乾坤”。
让非遗“活”起来,富裕一方百姓,增强传承后劲。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部署下,各地各有关部门聚焦推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切实加强保护的基础上盘活用好各类非遗资源。
不久前,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等上榜。服务民生、惠及百姓、助力振兴,96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的103个项目列入名录。
图什业图刺绣、海伦剪纸、奉节木雕、佤族织锦技艺、喀什维吾尔族铜器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在脱贫攻坚中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如今,“指尖力量”正持续转化为振兴力量、百姓福祉。
文化自信留住老手艺,编织新梦想。各地在脱贫地区设立了近100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大力培养带头人、推进产品销售,满怀信心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新征程上,更加深沉的文化自信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记者周玮、施雨岑、王鹏)
相关新闻
- 习近平向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发表书面致辞(2021-08-05 21:16:39)
- 习近平“七一”讲话:再提“赶考”,增添新内涵(2021-08-05 10:38:24)
- 习近平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中土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2021-08-04 10:50:54)
- 《瞭望》刊发文章:习近平情系西海固(2021-08-03 23:02:11)
- 迈好第一步 见到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重要论述综述(2021-08-03 10:21:22)
-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习近平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福建纪事(2021-08-02 07:57:22)
- 《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2021-07-31 15:08:32)
- 习近平:坚定决心意志 埋头苦干实干 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2021-07-31 12:41:48)
- 习近平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福建纪事在福州引起热烈反响(2021-07-31 07:19:18)
-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2021-07-30 18:45:25)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2021-07-30 16:41:50)
- 在保护与传承中凝聚强大的前进定力——习近平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福建纪事(2021-07-30 08: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