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建林改再出发,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2021-03-24 12:43:09  来源:福建日报

福建林改再出发,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青山如沧海,小车似一粟。(记者王毅 通讯员 曹建平 摄于沙县林区)

福建林改再出发,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县,通过推广“惠林卡”等普惠金融产品,较好地解决了广大林农发展生产所需资金问题,林下经济方兴未艾。图为武平县东留镇大联村村民在打理富贵籽。(通讯员 钟玲芳 摄)

福建林改再出发,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顺昌县建西镇农民巡管当地碳汇林。顺昌县将5个乡镇11个脱贫村265家脱贫农户共4.3万亩林地纳入碳汇林管理,通过“一元碳汇”销售平台运行交易的销售资金支付给脱贫农户和村集体,用于提升碳汇林管护质量,提高生态效益,助脱贫农户增收。新华社 发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武平县调研时一锤定音,拉开了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序幕。

  多年来,福建牢记嘱托,扎实推进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就了绿水青山,富裕了万千林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福建深化林改再出发,不断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激活权能,创新林业经营新模式

  沙县夏茂镇梨树村桥仔坑山场的643亩林地,被一“票”激活了。

  这片林地曾遍植马尾松,但因常年失管,经营效益差,2014年主伐后,2300多户村民每户只分到200多元。采伐迹地上重新种上了杉木,但依然摆脱不了粗放经营局面。

  “林票制”改革,带来了改变。

  “2019年,我们以643亩杉木幼林入股,与沙县官庄国有林场进行合作经营,双方分别占股85%和15%。”村党支部书记曹声链说,村集体将其中70%股权量化给全体村民,共发行可流转、可质押的林票130万元,村民每人可分到400元林票。

  借助国有林场资金、技术、人才优势,林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成为可能。根据合作经营协议,这片杉木日后采伐结束时,官庄国有林场将按照实际出材量与利润开展按股分红。

  “林票制”是三明深化林改、创新林业经营方式的最新实践。截至目前,全市共152个建制村开展“林票制”试点,制发林票总额达1.05亿元,惠及村民1.4万户。

  福建自200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但分山到户后,林权结构小型化、林地资源分散化、林业管理复杂化等新情况新问题相继出现。

  福建从激活权能,创新经营方式上挖潜力、找效益。

  “我们稳步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鼓励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积极扶持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流转林权455万亩,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1679家。

  引资入林,打通“两山”转换新通道

  明溪县夏阳乡瓦溪村的1.2万亩毛竹林,是全村169户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生产资金,一到生产季节村民便捉襟见肘。村里虽然还有2.6万亩生态公益林与天然林,但商业性采伐受限。手握林权证的林农,只能望林兴叹。

  明溪在全省首推的“益林贷”破解了困局。

  2019年,明溪县林业局与明溪县信用合作联社合作推出绿色金融产品“益林贷”。广大林农可将生态公益林或天然商品林补偿收益权作质押担保,获得授信贷款。由于操作简单、额度高、授信周期长,当地林农称之为“自己的加油卡”。

  “益林贷”是“闽林通”系列普惠林业金融产品的一员。

  “针对林农‘融资难、担保难、贷款贵’,福建从引资入林上打通道、出实招,大力推广‘福林贷’‘惠林卡’‘益林贷’等‘闽林通’系列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多形式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渠道。”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全省已累计发放“闽林通”系列贷款73.5亿元,受益农户6万多户。

  为了引入更多金融活水,福建大力推进林业贷款增量拓面,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3月16日,顺昌县国有林场与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签订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和远期约定回购协议,通过“碳汇贷”综合融资项目,林场获得兴业银行2000万元贷款。这是福建省首例以林业碳汇为质押物、全国首例以远期碳汇产品为标的物的约定回购融资项目。

  针对银行“评估难、监管难、处置难”问题,福建还在防控经营风险上下功夫,全面推进林业保险,参保面积1.1亿亩,参保率超过90%;全省成立林权收储机构50家,进一步完善资产评估、森林保险、林权监管、快速处置、收储兜底“五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

  生态产业,开辟绿色发展新蓝海

  春暖花开,武平县梁野山深处,养蜂人追花逐蜜忙。

  “一个蜂箱可产10公斤蜂蜜,消费者可通过网络实时查看生产流程,在线下单采购。”永平乡孔下村人吴香财因残致贫,生活一度困顿。几年前,他加入梁野仙蜜养蜂专业合作社,花了2200元办起养蜂场,三个月就回本了,如今每年纯收入数万元,成功脱贫“摘帽”。

  合作社的发起人,是当地养蜂大户钟亮生。

  1998年,钟亮生从部队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护林员。定时巡山,与盗伐者斗智斗勇,是他工作的常态。2001年,第一本标注着“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林木使用权归林农自己所有”的新式林权证在武平诞生。林改之后,盗伐不再,山头复绿。2006年,钟亮生从梁野山的青山绿水中看到了商机,决定接过老父亲的接力棒,发展养蜂业成立合作社。如今,这个合作社已带动100多名残疾人脱贫奔小康,吸引500多名林农投身养蜂大军,年产值超千万元。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福建林农实现绿里淘“金”。近年来,省级财政累计安排3.5亿元专项资金,扶持推进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以及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发展。2020年,全省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3176万亩,产值达706亿元。

  充分依托丰富的毛竹资源、森林景观和广袤的林下空间,福建从产业发展上育动能、增动力,重点发展竹业、花卉苗木、森林旅游和康养、林下经济、林业碳汇等绿色生态产业,进一步激发林业绿色增长内生动力。

  2020年,全省林业总产值预计达665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全省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142万亩,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062.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花卉出口额约1.65亿美元,居全国第一位。(记者 张辉 林侃)

【责任编辑:陈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