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5年!我们迎来生活垃圾“零填埋”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二期昨日正式闭场。记者 郑帅 摄
福州日报记者 莫思予 见习记者 蓝瑜萍 通讯员 许流钦
2020年12月31日,红庙岭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开始接收城市生活垃圾,标志着福州在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中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现场见证者中,有人曾每天在填埋场上与垃圾近距离打交道,有人经历了“垃圾山”到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的蝶变,有人将持续为园区垃圾处置提供兜底保障。
这一刻,他们都在说:再见!生活垃圾“填埋时代”。
重型特种机械操作手郑贞良:
从开场到闭场
很高兴作为见证者
1995年10月6日,第一车垃圾进入红庙岭垃圾填埋场时,我就在这里了。25年零2个月后的今天,我们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从开场到闭场,我很荣幸能作为福州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见证者。
刚接触垃圾填埋工作时,我一连10多天都被熏吐。但是比起异味,长年累月填埋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更突出。以前操作手最多时有10多人,每天要填埋3000吨垃圾。随着几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接连建成投产,垃圾填埋量减少到每天三五百吨。
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中的基层一线代表,我在会上也提出加快焚烧发电等可循环、可利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建议。很高兴看到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今天的规模,我也将走上新的岗位。
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主任郑炎斌:
过去心惊胆战
如今信心满满
在红庙岭工作近5年,感受到许多变化。比如,过去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洗去一身异味,现在还能带点花香回家;过去一听环保督察就心惊胆战,现在谁来我都信心满满。
哪来的底气?就源自2017年启动的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提前介入,项目公司、施工人员也拧成一股绳。
那时起,我看到红庙岭塔吊林立,一个个项目一天天“长高”,场面十分震撼。一般要5年以上建成的项目,我们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基础上,只花了2年多,还克服了一年200多天雨雾等不利因素。
如今福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翻开新的一页,红庙岭成了全国处理能力强、规模大、门类全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我也收获了满满成就感。
福州沪榕海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瑛:
垃圾“零填埋”,我们来兜底
经过18个月的奋战,我们开始接收城市生活垃圾了!垃圾进场后,要在垃圾池里发酵脱水,一段时间后就进行焚烧发电。
红庙岭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占地约99.96亩,采用PPP模式建设,设计垃圾处理规模为1200吨/日。我们不仅与园区其他三期垃圾焚烧厂共同实现福州生活垃圾“零填埋”,还是整个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的兜底项目。
作为新型的垃圾综合焚烧处置系统,项目除了能正常处理分类后的其他垃圾,还协同处置园区里其他处理项目产出的二级废弃物,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餐厨与厨余的沼渣、大件和园林垃圾的破碎物等,为福州市垃圾分类处理和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提供兜底保障。
- 夏日垃圾分类指南来啦!掌握重难点,垃圾不分错(2022-05-30 10:15:33)
- 福建将扩大垃圾分类示范面(2022-05-19 19:35:34)
- 福州鼓楼:垃圾分类 文明“童”行(2022-05-18 07:46:54)
- @厦门人,生活垃圾分类今年怎么做?要点来了!(2022-05-09 15:11:41)
- 福建财政下达资金助推生活垃圾分类扩面(2022-05-06 15:25:23)
- 福州:加入诚信“催化剂” 再生资源焕新生(2022-05-03 08:00:42)
- 公益广告丨垃圾变为宝 分类少不了(2022-04-26 09:05:00)
- 反映一线所需所盼,我为城市垃圾分类建言(2022-03-10 08:46:21)
- 加强执法!高新区开展垃圾分类督查工作(2022-03-09 18:23:48)
- 厦门垃圾分类迈进“3.0”阶段:靶向发力 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2022-03-01 11: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