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促交流合作 共谋融合发展——第十三届海峡论坛综述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冬日的鹭岛,天朗气清,绿树成荫,气候宜人。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两岸一家亲,跨海来相会。第十三届海峡论坛于12月10日在福建厦门举办,集中活动为期一周。本届论坛延续“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主题,安排了青年交流、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四大板块41场活动,持续聚焦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少年交流。海峡两岸的新朋老友相约八闽,畅叙乡情、交流互鉴、洽谈合作,讲述血浓于水的生动故事,展望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充分说明两岸交流合作的大势不可挡,同胞走近走亲的意愿不可违。
“我们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鼓励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朋友来大陆追梦筑梦圆梦。”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第十三届海峡论坛上发表致辞,引发两岸青年热烈反响。
青年,是两岸交流中最活跃的力量,也是海峡论坛中最耀眼的主角。12月10日上午,一场属于两岸青年的青春盛会——海峡青年论坛,作为第十三届海峡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如约而至。
今年海峡论坛的9场青年交流活动,给两岸青年带来体验式交流,也为海峡论坛增添了活力满满的青春力量。
热闹的台北饶河街观光夜市与古朴的厦门集美学村相映成趣,厦门“双子塔”与台北101大楼交相辉映,中华白海豚、金门莒光楼、布袋戏人偶等两岸元素跨时空同框……以“融通两岸 共绘家园”为主题的第三届创意涂鸦大奖赛在厦门市集美区大社文创旅游街区举行,为本届论坛增添了一道道五彩斑斓的美丽风景。
两岸关系发展的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海峡论坛是两岸同胞乡亲共叙乡谊、共话桑麻的大舞台。
在以“弘扬民族童谣文化 增进两岸心灵契合”为主题的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上,来自台湾的小朋友唱起闽南语童谣,引发两岸观众共同的童年回忆。“我出生在台湾高雄,闽南语童谣都是我儿时的记忆。”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项目专员王嘉麟在论坛上分享了《爱与童谣》的故事,“童谣是两岸文化交流非常好的载体,希望让更多两岸下一代认识闽南童谣,更好地把传统文化传递下去。”
近年来,“社区治理”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通过海峡论坛连续举办8年的两岸社区治理论坛,两岸社区治理从经验交流逐渐走向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台胞参与到大陆社区治理中。
在厦门,台胞熊麒有一个运行多年的“熊麒调解工作室”。这些年来,熊麒提出许多可行性建议,把台湾志工精神、社工组织理念融入社区治理中,“越来越多台胞从‘要我参与’转向‘我要参与’,自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日益高涨。”第八届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上,熊麒等两岸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分享了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和经验。
汇聚两岸力量,共促融合发展。海峡论坛也是两岸各界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第十三届海峡论坛“海峡金融论坛·台企发展峰会”上,两岸行业专家齐聚一堂,以“促进台资企业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商两岸金融交流合作,共谋台资台企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全国台企联与金圆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耕对台特色服务,形成资源协同、优势互补,做深做实台资台企资本市场服务。
“大陆经济持续向好、稳定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大陆市场前景只会越来越好。大陆始终是台商台胞投资的最优地。”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大陆出台的“31条措施”“26条措施”等惠台利民举措,都为台商参与大陆经济发展、建设两岸共同市场不断创造更好条件。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福建是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近年来不断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正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胸怀民族大义的两岸同胞,期待交流合作更加深入、融合发展向前推进,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
- 2021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决出各类奖项(2021-12-16 10:23:22)
- 省党代表吴晓萍:为三明教育改革添砖加瓦(2021-12-16 09:44:51)
- 闽台融合发展潜力无限(2021-12-15 16:08:32)
- 101台青创业扶持计划累计发放奖金350万元(2021-12-15 15:32:23)
- 燃情冰雪 拼出未来|@体育工作者 习近平提到的这24字箴言要牢记(2021-12-15 14:29:02)
- 省领导赴省委网信办调研(2021-12-15 09:06:40)
- 两岸职工代表厦门共同提技能、悟匠心(2021-12-14 17:24:41)
- 特稿:亲望亲好,在两岸交流大潮中逐梦前行(2021-12-14 17:24:41)
- 听!一群宝岛青年致大陆的青春诗(2021-12-14 17:04:49)
- 永春加快“东拓西进”步伐,打造“122”交通出行圈(2021-12-14 10: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