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山水 续文脉 显特色
推进城市双修 美丽福州更宜居
福州新闻网记者 邱陵 实习生 苏怡莲
近年来,作为全国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之一,福州将城市双修作为打造“幸福之城、有福之州”的重要抓手,把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城市双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生态绿色的充足供给,坚持不懈推进生态建设,力促福州增颜值、展新貌、提品质,让每一个“城市细胞”焕发生机与活力。
“我们重点针对五城区388平方公里范围,牵头开展城市双修工作。”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州抓牢修山水文脉、补民生短板两项重点,针对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景观风貌、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修复提升工程,城市面貌发生华丽蝶变。得益于城市双修的显著成效,福州市应邀在全国城市双修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
“福州绿”成靓丽名片
左海公园木栈道。原浩 摄
早在2011年,福州市着眼于生态家底的保护,陆续出台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山体保护规划》《湿地保护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等多项生态空间保护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了《福州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总体规划》,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历史文化延续、景观风貌优化三大系统修补。
规划引领之下,福州全域范围内,一座座生态公园、一条条休闲步道、一个个城市绿道和慢行系统陆续诞生。目前,全市共建成12个休闲步道和15个生态公园,市民可享“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绿意葱茏的自然风光,成为福州生态宜居城市的靓丽名片。
在规划建设休闲步道和生态公园时,福州市坚持“理念新、选点好、生态优、文化浓、配套齐”等五大特色,实现了惠民、便民、生态与效益的统一。
理念新——运用海绵理念,通过地形塑造、水系改造、植物造景三大策略,优化自然植被和水体等资源,展现自然气息和生态氛围;
选点好——充分利用山水资源条件,依山、临水、环湖,并与人文资源有机融合;
生态优——注重对原生地貌及植被条件的保护,充分利用荒地、废弃地、渣土堆场等进行生态修复;
文化浓——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名人典故、传统建筑等元素,突出当地特色;
配套齐——出入口设置停车场、公交站等便民服务设施,沿途设置自然教育展示馆、休息驿站、书吧、公厕等配套设施,并辅以智能化管理。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城区公共休闲空间的持续升级,福州还打造了四条总长125公里的慢行道,包括“吉道”“文道”“福道”“乐道”,即光明港至森林公园慢道、北江滨至西湖公园慢道、省体至金牛山公园慢道、奥体片区至金山公园慢道,实现沿江、沿河、环湖、达山、通公园,将人文、自然景点串联。
历史文化老街展新颜
福州南公园。原浩 摄
一条纯粹的老街古巷,在现代都市里显得尤为珍贵,既是市民的寄托,也是福州这座文化名城的经典注脚。如今,福州以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文脉传承的担当,全力保护福州古厝,在全市12个县(市)区复活了鳌峰坊、苍霞、梁厝、南公园、温麻等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鳌峰坊历史文化街区以“挖掘老城记忆、展现古城韵味、形成特色品牌”三步曲,还原一坊二巷四里历史格局,成为以书院文化为主题、具有鼓楼特色的街区;
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为具有浓郁台江中西合璧建筑文化和典型闽商文化特色的风情一条街,形成以商业、居住、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为主的活力街区;
南公园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以河坊、街区为载体,以朝贡文化、内河文化、市井文化为主题,打造具有外贸特色、民俗特色、人文底蕴浓厚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早在宋代,福州便形成了系统的城市街巷网络。此后,每个区的街巷都各有特点:城里(鼓楼)街巷严谨有序,台江街巷与水岸线平行,仓山街巷依山就势。在规划中,该局以老福州街巷地图为依据,结合典籍、文献等梳理出了230多条传统老街巷,每条都是城市记忆与文脉的载体。
横江渡河串珠公园。林志源 摄
按照福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老街巷·新生活”为主题,由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在全市12个县(市)区开展传统老街巷保护与整治工作,织补重塑传统老街巷空间网络,打造承载老城味道与老城记忆,兼具时尚活力的街巷空间,2019年开展51条传统老街巷保护与整治工作,2020年新春建成开放。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持续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老街巷,希望能够留住乡愁,引发福州人思乡怀古之情,也让城市更有文化、更有温情、更有绿意。
治理有方,水系恢复灵动气息
水上公园。原浩 摄
以水为“笔”,绘出榕城美景。以空前的力度和决心,全面实施城区内河水系综合治理,这是福州城市双修的重点内容。
面对107条主干河道和49条支流,福州展开“一盘棋”治理。按照“全面彻底、系统综合、生态海绵、质量第一”的理念,全面截污、全面清淤、全面清疏、全面治理污染源,把水引进来、让水多起来、让水动起来,城区水系恢复灵动气息。
经过1000多天的努力,超100条河道完成治理,建成区44条黑臭水体消除,河长制及各项管养措施也逐步落实到位。主干河道已陆续完成验收,转入长效管护、智慧化运营的新阶段。
结合城区水系治理,福州持续“串绿成线、串珠成链”,建设特色滨河串珠式公园。连续不断、纵横交错的城市绿色通道、生态走廊、人文空间被加速串起。据了解,2019年,福州累计建成串珠公园203个,滨河绿道455公里,新建改造提升公园绿地约3800亩。
除了内河景观,福州还精心“装扮”起68处道路串珠式公园、47处社区串珠式公园等,织起市民身边的公园绿地网络。
按照全域海绵的理念,福州还创新雨水管理,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及城区内涝治理。在城区新挖、扩挖了7个湖,建设3个滞洪公园,增加调蓄库容200万立方米以上。同时,采取高水高排、扩河快排等9项措施保障城市水安全,并在全省率先成立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统筹调度全城上千个湖、库、泵、闸、站,实现市区“厂网河”一体化管理。
如今,福州已基本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2018年福州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福州将深化完善城市双修长效机制和相关政策措施,重点突出精准治理和长效管理,为建设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全面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新闻
- 今天,连江干部群众“撸袖”再添新绿(2020-04-23 17:38:19)
- “村植千树”,长乐全面推进绿化造林工作(2020-03-23 15:23:27)
- 秒变“风景带”!长平高速预计四月前全面完成整治提升(2020-03-14 14:44:42)
- 绿荫满榕城,宋朝福州市长这样做(2020-03-13 16:53:40)
- 福州打造具有山水城市特色的“绿岛链”——推窗见绿 出门进园(2019-04-04 09:03:44)
- 改革·印记|40年,看福州是如何变绿变美的!(2018-12-04 06:55:47)
- 生态榕城 绿色家园(2018-04-20 09:23:41)
- 福州主城区300公里路段撑起“绿伞” 出行500米可见公园(2018-04-20 09:02:44)
- 福州26条重点道路向彩化香化升级(2018-04-06 23:04:14)
- 福州园林人攻坚小故事:拼出来的美 量出来的绿(2017-12-29 09:36:43)
- 福州多措并举推进城区绿化 增种开花树绿化有层次(2017-10-23 00:06:07)
- 福州今年绿化重在种大树造绿荫 将新增一批榕树公园、林荫道(2017-03-13 07: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