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新闻网8月1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李白蕾)永泰的贫困学子小李马上就要就读福建警察学院了。18日,在一场特别的聚会上,他收到了企业家余叔叔当面送上的学费和下学期生活费。他还认识了其他11名受余叔叔资助的贫困生,他们中有5人已读研或就业。“欢迎你加入这个特别有爱的‘大家庭’!”“大姐”小温说。
这个“大家庭”是从何时因何组建起来的?还得从2013年8月福州日报与市总工会合作开辟助学专栏的两篇报道说起。一篇报道是《儿时借灶火看书孩子考上大学 贫困男生需要帮助》,讲述来自永泰山区的环卫工子女小鄢克服困难,被福州大学录取的故事;另一篇报道是《高三女孩为减轻家庭负担 迎考时刻在面馆打零工》,讲述同样来自永泰山区的贫困女生小温,为了不给突患重病的养父增添负担,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最终考上湖南工业大学的故事。
这两篇报道深深触动了永泰籍企业家余先生。经记者牵线,他与两位贫困学子见面,当即决定资助他们4年学费和生活费。“如今我在重庆大学读研,每年余叔叔组织的聚会我都参加了。”小鄢告诉记者,聚会从当年的3个人,到今年的13人,看着人数一年年增多,受助的学弟学妹们也越来越阳光、有担当,他打心眼感恩与这个“大家庭”的相遇。
余先生告诉记者,2014年起,经永泰县总工会推荐,他每年选取一两名当地考上大学的贫困生,资助4年学费和生活费。“我希望他们把心思用于读书,特别鼓励他们拿奖学金和考研。孩子们也都争气,往届的10人都拿过奖学金。其中川大学生小卢还拿了二等奖学金并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如今他在一家知名国企上班,特别优秀!”提起这些孩子,余先生就像讲自家孩子一样骄傲。
小卢告诉记者,余叔叔除了资助他们,每年春节或暑期,余叔叔还会组织大家聚会。“相聚时大家聊学习聊生活,从陌生到熟悉。我们这些大哥大姐也主动关心学弟学妹,就像一家人一样。”
余先生说,只要他有能力,就会把助学一直做下去,等将来这些孩子有能力了,也希望他们加入进来,帮助更多贫困生,形成“滚雪球”效应。“孩子们特别懂事,今年我生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他们每人录了一段视频,由小鄢剪辑制作后发给我,我感动得流了三次眼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