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向党⑭丨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党委探索实施“四项工程”创新思政教育
编者按:为解答两新党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聚焦两新党建领域难题破解的成功案例,福州市委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工委、福州市两新组织党建促进会、三盛集团有限公司、福州新闻网联合推出“‘新新’向党——福州市两新党建典型范例巡礼”系列宣传活动。
大家可通过福州新闻网网站首页、福州新闻网官方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福州市市民服务中心户外广告屏、东部办公区融媒体智慧屏等多种渠道观看图、文、视频,也可通过长按海报图片,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查看相关报道。
今天推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党委“如何做好民办高校师生思政教育?”的典型范例,敬请关注!
核心提示
高校肩负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对师生思政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观念落后,方法方式简单,造成教师政治素养缺乏,学生思政教育不全面等现象,加上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难,学生要实现自我价值等,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党委创新师生思政教育方式,探索实施“四项工程”,找准切入点,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用活用足课堂教学与实践联动这一发力点,切实加强民办高校师生思政教育工作,取得可喜成效。
学校背景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创办于2004年,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院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设31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6000余人,教职员工1000余人。
学校在创办之初,就建立了党组织,现有6个分党委、3个直属支部、22个党支部、师生党员965人。荣获“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第十至十二届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首届文明校园”等称号。
破题案例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党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基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创新为动力,以“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要求,突出师生的主体地位,生动活泼地实施“四项工程”,让思政教育生动活泼,学得起来;让真理的光芒照亮课堂,教得起来;让思政教育旗帜鲜明,用得起来。
实施理论武装工程
筑牢师生思想根基
作为全省办学规模最大、在校生人数最多的民办本科高校,如何加强师生思政教育,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是一个重大课题。
在每周日晚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固定组织开展“万人同上一堂课”活动,组织16000多名师生同时在教室收看由学校党委组织制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词解读”理论学习微视频,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丰富多彩的影视资料、从专家的视野解读“新思想”,每周学习一个关键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些高频词随着“每周一词”逐步渗入学生内心。师生们普遍反映:“形式很新颖,大家非常爱看,这是学无止境的‘思政课堂’。”从2017年开始,这项学习活动持续进行,成了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做法。
2017年,学院率先在全省成立第一家民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引进了一批人文社科博士、思政专家,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团队”,采购各类马克思主义学科相关纸电图书1万余册,在图书馆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读专区,设立专项课题基金,用于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吸引了一大批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先后入选福建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2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中特理论体系研究)、省委宣传部中特理论等项目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一批较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文章。
为了加强思想教育,学院党委注重落实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制度,学员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原著,设计印发了《党员学习笔记》,要求每位党员一年撰写12篇以上理论学习心得。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每周一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词解读”理论学习微视频学习活动,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专家和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团队编写制作10分钟内的视频学习资料,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应知应会知识测试等。同时加强对线上线下宣传阵地管理,引导师生自觉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全过程,坚持论坛、讲坛“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等的监管,严肃课堂政治纪律。“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动。
实施文化熏陶工程
提升师生思想境界
走进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校园,处处彰显浓厚的人文气息。5400平方米的教师发展中心古色古香,散发着传统文化的气息;1万多平方米的学生发展中心清新明快,激扬着青春的热情;2.5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多彩多姿,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漫步校园,亭台水榭、花草树木、名言警句、名人雕像浑然一体,移步移景,文化就在身边。
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用优秀的文化滋养身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院思政教育的创新成效。学院校园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建有东西区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校史馆、美术馆、大型演播厅、室内外体育健身场所,建设了一批覆盖全校的宣传栏以及一批互联网新媒体宣传平台,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学院党委以“大爱”精神与“三善”(善心、善言、善行)教育理念为核心,注重结合学院“外语”“创业”两大特色,按照校园文化活动“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多形式、多参与、多带动”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内涵丰富、格调健康、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底蕴深厚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结合“五四表彰晚会”“十佳歌手赛”等常规主题,以“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教育活动班级化、普及化”的思路,组织开展各类特色鲜明的大学生文化、体育、艺术活动,丰富师生校园生活。
为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特色文化相得益彰,学院党委还开设国学讲堂,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举办经典名著诵读会;举办书法竞赛,定期组织名家书法笔会,营造学校良好的艺术氛围;组建地方戏曲社团,汲取民间优秀文化营养;成立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郑振铎与闽海文化研究中心、冰心文学研究所,积极打造区域特色校园文化。
为加强人文关怀,学院党委领导进课堂、食堂、宿舍,与师生面对面交流思想,沟通情感;进校史馆、体育馆、演播厅、笔会,精准对接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兴趣的思政话题,在互动中提升思想境界,提升学习技能。
实施创新创业工程
增强师生双创能力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始终以激励学生创新创业为宗旨,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积极搭建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动力。
建设孵化器,推进双创实践。学院建成1.6万平方米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现有国家级大创项目140个、省级大创项目218个,入选教育部“2017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在国内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双创国赛”中,取得全国总决赛2项银奖、4项铜奖,全省总决赛3项金奖、3项银奖的骄人成绩;获得“学创杯”2018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一等奖在内的32项优异成绩;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全国性赛事中获得佳绩。
建设实验室,锻炼双创能力。投放大量资金,建起类似于企业现场的实验室、实验基地,拥有一套融合“企业、贸易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税务部门、工商部门”为一体的模拟仿真实验室,学生从中进行贴近实际的经营和业务运作,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效果,并为毕业论文选题与撰写提供素材和数据。
强化保障措施,护航双创活动。学校提供一系列保障措施,为同学们的创新创业“保驾护航”。连续5年投入2200万元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创新学分、主辅修等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和自主创业等成效折算为学分;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构建以“创意启迪、创新激发”为主要教学目标的通识课程,实现创新创业课程100%全覆盖,为学生提供人生出彩机会。
实施实践育人工程
强化师生责任担当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实践育人,把社会实践列入学生培养计划,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服务社会中锻造良好意志品质。
为了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学院党委协助董事会全面开展西部教育帮扶活动。2018年资助招收44名定西籍家庭贫困学生,资助四年的学费、书本费和住宿费、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创业辅导;衙下中学32名师生到校参加夏令营、8名教师到校参加培训学习;向衙下中学捐赠600余万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改造资金、助学金、奖教金等。目前学校定西籍在校生已达83人。
2018年8月,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国立带领13名师生来到定西市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小分队与衙下中学师生一同开展爱心夏令营和教师能力提升帮扶活动,组织定西籍学生创业团队返乡开展筑梦活动,实现精准帮扶。
近年来,学院党委积极引导党员、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目前,学院在“志愿中国”系统注册的志愿者14904人,注册率达92%,从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到数字峰会的活动现场,到处活跃着他们的多彩身姿。
同时,学院党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常态化到敬老院、特教学校等开展尊老、支教活动,组织学生上街开展普法宣传和交通安全宣传等活动,增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持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领“闪闪红军筑梦队”“知青扶贫调研团”分别前往龙岩长汀、宁德古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定西籍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绿色陇产工作室”组织的“绿色陇产定西筑梦队”前往定西市福星镇大湾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知青扶贫调研团”成果《古田食用菌》短片获团中央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百佳创意短视频”奖。
学院党委长期坚持实施的实践育人工程,为学院高层次发展积蓄动能,成为思政教育科学化的新引擎,新动力,新成效。“如果说创新思政教育是为了擦亮眼睛,那么,培育责任担当就是切实锻炼学子们的筋骨。”院党委书记陈炳钦形象地比喻说。
案例点评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党委遵循高校师生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突出思政教育中的问题导向、能力导向、情感导向、实践导向和创新导向,探索实施“四项工程”取得新突破的做法,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一是高校思政教育要放在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去设计,放在教育强国战略的历史中去谋划,发挥学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是基础、是保障。
二是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必须落实好“三进”工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加强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发挥党员师资队伍在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中坚作用。
三是要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与人文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以文育人,形成长效机制。寓教于乐,通过丰富活动载体,构建保障机制,完善评价总结,为提升工作水平提供不竭动力。
(作者:邱陵,李川/文,陈颖洁/编导,俞建强/摄像)
往期回顾:
“新新”向党②丨如何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榕基软件党委书记张莉践行“抓四点一面”工作法
“新新”向党③丨如何让党性的光辉在非公企业发展中绽放?——福耀集团党委积极探索“三抓三促”非公党建新模式
“新新”向党④丨非公企业主如何积极融入企业党建工作?——以智恒董事长李贵生的创业历程为例
“新新”向党⑤丨如何破解楼宇党建的三大难题?——恒丰大厦创新“1+3+N”党建工作模式
“新新”向党⑥丨如何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从朝日环保“红色引擎”驱动企业文化发展谈起
“新新”向党⑦丨福建奔驰党委在车间一线积极探索“五抓五新”工作法
相关新闻
- “新新”向党(59)丨省固废处置公司党支部探索“三强助三力”党建工作模式(2019-12-31 23:30:33)
- “新新”向党(58)丨福建睿森景观党支部创立“三联”工作法(2019-12-27 09:23:24)
- “新新”向党(57)丨游龙网络公司党支部通过“三个强化”确保网络清朗(2019-12-26 10:51:47)
- “新新”向党(56)丨博思软件党支部探索实施“三有”工作法(2019-12-26 10:51:29)
- “新新”向党(53)丨新福兴玻璃有限公司党支部构建“三联”工作机制(2019-12-05 15:08:46)
- “新新”向党(52)丨宏大集团党支部探索“三个统一”工作模式(2019-12-03 17:04:09)
- “新新”向党(51)丨福建祥鑫党委在军民融合发展中念好党建“六字诀”(2019-11-28 13:18:13)
- “新新”向党㊿丨三盛集团党委开创“极致N”工作法破题(2019-11-27 16:55:42)
- “新新”向党㊾丨福建建达律师事务所党总支从“五个创新”抓起(2019-11-25 21:04:09)
- “新新”向党㊽丨鼓楼区从“五点”入手构筑城市基层党建“同心圆”(2019-11-22 18:13:58)
- “新新”向党㊼ |弘博公司党支部“三亮三化三创”工作法助推业绩增长(2019-11-19 15:41:05)
- “新新”向党㊻ |永福股份党委探索实践“四强四力”党建新模式(2019-11-18 16: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