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脱贫奔小康,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

2019-03-14 08:34:46  来源:福建日报

脱贫奔小康,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

  龙岩市永定区抚市镇鹊坪村,吴冬梅在车间巡查。记者 张杰 刘必然 李凌生 通讯员 刘永良 摄

脱贫奔小康,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

  贫困户老江正在诏安县太平镇雄鸡村富硒蛋鸡养殖基地饲养鸡群。通讯员 许丽敏 摄

  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梳理排查、抓紧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到问题根源,增强脱贫措施的实效性。各级领导干部要有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及时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难点问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加快老区苏区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精准脱贫 不落一户

  龙岩市永定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保存着当年支持革命斗争的基点村266个,在抚市镇就有22个。

  “前几天,我们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就特别想向他报告我们的脱贫新变化。”分管扶贫工作多年,抚市镇党委副书记吴永坤感情深厚。

  来到鹊坪村,村民吴冬梅正拎着两大麻袋的刨花往家走,准备给新生的仔兔做窝。看到镇、村扶贫干部走来,她跑过来问道:“还有没有最新的激励项目?我还想做!”

  可三年前,她没资金、没技术,爱人身体也不太好。对于脱贫致富,有想法、没办法。她说,2016年一家四口人均收入还不足3000元。

  “抚市是永定经济重镇,村民整体生活水平不错,但扶贫决不能落下一家一户。”鹊坪村村支书姜建亮说。

  2017年,抚市镇引进养殖公司,利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推广养殖比利时野兔。“政府给予激励扶贫资金1万元,再加上小额贷款和自筹的一部分,我在家养起60只兔子。”吴冬梅说,养殖公司提供兔苗,全程跟踪技术指导,并按市场价向贫困户收购。

  如今,吴冬梅家的兔养殖场不断扩大,存栏60多只种兔、450多只肉兔。此外,她的丈夫被安排在邻村的一家养殖公司上班。“去年全家纯收入超过了5万元,政府还帮助我们修缮加固了住房。今年我打算扩大家庭农场规模,等到再攒点积蓄,就准备盖新房了。”吴冬梅胸有成竹。

  在抚市镇,12户46人借此项目脱贫致富。

  永定区扶贫办常务副主任张志文说,区里已做到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挂钩帮扶精准全覆盖。

  特色种养 致富有招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是强心剂,今年我们将继续奋斗,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11日,挂钩太平镇雄鸡村的诏安县县长洪泰伟说。

  “我们发现贫困群众脱贫的意愿很强烈,但许多苦于没有出路,无业可创、无业可就。”洪泰伟说,“脱贫要找准贫困成因,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对此,雄鸡村的探索是,开垦荒山并加快建设养殖场;创办“景安雄鸡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景坑雄鸡”集体商标;配套建立产品质量控制、产品溯源制度等。

  “我们不断外出考察,结合村里林地多、土壤富硒的特点,确定了发展‘富硒’农业、尝试林下养殖的策略。”太平镇党委书记张文敏介绍。

  一方面,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闲置山地流转,除租金收入外,贫困户人均每月新增收入2000多元。另一方面,尽可能增加村集体收入。该村通过引进光伏发电,每年村集体收入增加4万多元。这一做法在未来的25年里,将持续产生效益。同时,村里还利用600亩山地种植中药材,每年村集体可增收7万余元。

  在此基础上,推进富美乡村建设,实现经济生产与环境整治“双受益、双促进”。

  “2014年前,我们一家五口人只有八九千元收入。现在,我们规模种植青梅,销售富硒蛋,年收入增加到1.8万多元。”贫困户张巧娇说。

  在雄鸡村的带动下,太平镇有8个村成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吸纳225户贫困户就业,饲养规模达6.86万羽,年增收100多万元。

  目前,雄鸡村创建的“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在诏安全县推广,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