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推动高质量发展六个专项工作亮点解读

2018-06-22 09:41:11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龚莹 谢星星

  昨日,我市召开推动福州市高质量发展六个专项工作推进会,部署开展全域旅游发展、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提升城区夜景灯光、闽江沿线规划管控、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高铁高速沿线人居环境整治等专项工作。这六个专项工作有何亮点?本报为您一一解读。

  福州日报记者 龚莹 谢星星

  打响福州全域旅游四大品牌

  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昨日,《福州市加快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实施。根据计划,我市将通过3年努力,力争新增2个~3个5A级、5个~6个4A级旅游景区,4A级以上景区达到20个以上;引进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大项目,实现旅游实际投资累计超过500亿元;到今年底,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8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0亿元,提前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202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1400亿元。

  以大项目带动大品牌建设,通过“一抓一促”,推动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打响独具福州特色的“闽都文化、温泉养生、清新生态、滨海度假”四大品牌。

  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商贸、康养、体育等产业融合,不断壮大旅游市场规模和体量。

  实施精准、创意、系统营销,通过塑造特色旅游目的地形象、大力实施精准营销、办好旅游节庆、着力创新营销方式、促进旅游区域协作,有效提升我市旅游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打造游客最放心的旅游市场环境,致力于实施“放心游福州”服务承诺、推行红黑名单制度、提升旅游行业素质、强化旅游安全保障等行动,满足游客“舒心、放心、开心”福州游。

  统筹建设人本化的旅游公共配套体系,针对当前旅游市场需求,围绕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健全旅游引导标识体系、完善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打造智慧旅游平台、推进厕所革命等行动,补齐发展短板,提高游客满意度。

  建设12个特色文化街区

  2019年春节前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

  特色文化街区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既承载着城市的过去,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积淀。昨日出台的《福州市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工作方案》提出,推进各县(市)区打造12个特色文化街区,力争2019年春节前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向市民开放。

  特色文化街区建设以“寻找老城记忆、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古城风韵、塑造福州特色”为目标,各县(市)区结合成片旧屋区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分别打造1个能够反映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地域特色、文脉传承的特色文化街区。

  特色文化街区建设重点对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进行抢救性保护与修缮,对破坏整体风貌、历史印记、地方文脉、环境氛围的不协调建(构)筑物,以及影响特色文化街区安全的设施或内容,逐步进行整治、改造、拆除。同时,结合街巷景观改造、环境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整治等,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整体提升街区品质。

  此外,对建筑等街区物质载体进行活化利用,引入文化展示、体验、商业、休闲、旅游、创意等“活态”第三产业,深入挖掘街区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通过老字号、老故事、名人轶事,使街区可以“见物见人、见物见史、见街区忆乡愁、见街区传文化”,成为县(市)区最能展现老城味道和地方特色、延续老城记忆和地方文脉的集中展示地区。

  提升城区夜景灯光

  打造成片成线成规模榕城夜景

  不久的将来,夜景灯光将成为福州新名片。继去年完善提升夜景灯光后,我市结合“夜色经济”“楼宇经济”发展,出台《福州市城区夜景灯光提升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拓展延伸“一江一河三线多片区和老旧小区”的城市夜景灯光,打造成片成线成规模的榕城夜景。

  “一江”为闽江特色精品段。结合闽江夜游线路,将在闽江北岸建设大型灯光音乐喷泉,与附近高层灯光联动演绎灯光水秀,打造“夜游闽江”国际化品牌。

  “一河”为晋安河旅游景观带。结合晋安河最美观光带夜景灯光,增设沿岸高层建筑夜景灯光,打造福州特色“内河夜景”。

  “三线”为城市夜景脉络,对鼓屏八一七路中轴线、五一五四路沿线和华林路沿线中无夜景的楼体进行亮化改造。

  “多片区”为城市特色和商圈片区,将对西湖左海公园、五一广场、奥体中心、马尾等片区和东百、万宝、东泰禾、仓山万达商圈片区,因地制宜进行夜景提升,打造便民休闲夜景、助力发展“夜色经济”。

  我市还将整修提升五城区老旧小区照明,结合精准景观改造同步实施楼体夜景灯光,建设高“颜值”城市街区。

  为保障夜景灯光日常效果,我市还将对亮化项目实施日常考核。

  合理布局、综合治理、联管联控

  大力加强闽江沿线规划管控

  闽江是福州的母亲河,是福州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支撑。为更好保护闽江,我市出台《福州闽江沿线规划管控和整治提升工作方案》,要求调整规划管理体制,通过沿线违建拆除、环境修复提升和综合治理,建立联管联控机制,加强闽江沿线规划管控。

  根据方案,此次规划管控范围为闽江福州段和闽江支流大樟溪段两岸一定区域的范围。

  具体实施上,我市将针对现状问题,制定闽江沿线规划管理体制方案,成立福州闽江流域沿线重要区域规划审查办公室,专职做好规划审查。

  同时,编制闽江沿线综合提升规划及相关导则,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不同地区及不同行业的开发利用需求,合理确定两岸空间功能布局。

  通过梳理闽江两岸在建、拟建项目,从开发强度、城市天际轮廓线、建筑风貌、建筑色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重点开展沿线建设项目优化提升。

  目前我市已制定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责任清单。整治内容包括裸露山林地修复、沿岸城镇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治理、河道违规采砂及堆放整治、湿地保护与修复、墓地整治、两违整治、村庄景观整治、农田风光提升、公共绿地景观优化提升、灯光夜景提升等。

  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专项分类清理低效工业用地

  为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我市出台《工业项目用地节约集约实施方案》,将从依法收回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制定长效管理机制三大方面,推进我市工业用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和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提高福州经济发展质量。

  针对供而未建的土地,我市将依法依规加快处置,特别是对经认定因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将全部收回。

  开展低效工业用地专项清理。通过“走、查、看、评”等方式对全市存量工业项目全面摸底,逐宗认定并明确分类处置方式。对税收、产出低下的,通过转型升级、整合提升、政府收购等方式处置;对改变用途的,要求依法整改;对违建的,将强制拆除。没有按规定时限完成整改的企业,将被列入诚信黑名单。

  完善工业用地长效管理机制。我市将建立项目评估准入机制,实行弹性出让、分期供地、先租后让等灵活的供应机制,在土地使用限期内对企业总投资额、投资强度、产值、税收等进行全程监管,同时按年度对各县(市)区和工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考核。

  分阶段整治高铁高速沿线人居环境

  打造一批高铁高速沿线风景带

  为全面改善高铁高速沿线人居环境,提升对外环境形象,我市实施高铁高速沿线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分阶段开展沿线房屋整治、景观绿化、环境整洁和安全环境等四个攻坚战,并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我市将着力解决高铁高速沿线环境突出问题。采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等治理措施,对沿线青山挂白、建筑垃圾和取弃土场、坟墓搬迁、广告牌等进行整治,实现房屋外墙立面美化、沿线绿化。

  值得一提的是,专项行动要求每个沿线县(市)区在城区和村镇各选择一个路段,作为综合治理示范路段,高标准治理。同时,将打造一批高铁高速沿线风景带,引导建设一批生态路和绿化景观路。

  通过专项行动整治,旨在彻底消除“脏乱差”现象,做到“三清”——清除暴露垃圾、清除沿线杂物、清除破旧搭建,达到“四无”——无暴露垃圾、无残墙破房、无废品杂物、无破旧搭建,实现“两美”——沿路房屋风貌美化、沿线周边绿化美化。

  铁路整治范围涉及温福、合福、福厦铁路福州段、向莆铁路福州段等沿线两侧。高速公路整治范围包含机场高速(含机场一期、二期)、福银高速(含福银南连接线)、京台高速、渔平高速等高速公路沿线两侧。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