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罗源县开展优秀企业人才“七夕”联谊活动

    27日,罗源县人社局与团县委联合举办2017年罗源县“讲文明 树新风”机关单位和重点企业人才单身青年七夕联谊会活动。[详细]

    神话传说
    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相传在很早以前……[详细]

    中国情人节

    七夕夜仰望星空:看“牛郎织女”如何“鹊桥会”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28日为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银河鹊桥相会的日子。[详细]

    七夕节到了,我们怎么过?

    七夕节里,对爱的愿望,是女孩儿对梦中人的单相思,是女儿们对织女星的空许诺。[详细]

    江北寸滩留住“光阴的故事”七夕活动弘扬文明家风

    “幸福有你∙爱在七夕”老照片翻拍活动将居民家中珍藏了许久的全家福、结婚照重新免费进行翻拍。[详细]

    七夕节到了,我们怎么过?

    七夕节里,对爱的愿望,是女孩儿对梦中人的单相思,是女儿们对织女星的空许诺。[详细]

    节日别称
    节日发展
    节日习俗
    • 吃巧果

      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 拜魁星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跛脚,有人写打油诗取笑他。于是他发愤用功后高中。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传说是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

    • 拜织女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 供奉磨喝乐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中国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 晒书晒衣

      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为自保他装疯病躲在家。魏武帝仍不放心,便派亲信暗中探查。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因节日习俗在家中晒书。皇帝得知后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得乖乖的遵命回朝。《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 为牛庆生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 种生求子

      种生求子

      这是七夕节期间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朴素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嫩苗,再摆些小茅屋、花木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放在水上浮游。

    •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将一面盆放在天井,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也有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面盆和水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便可“验巧”。这水经过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引线(即“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 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

      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喜蛛是一种米粒大的蜘蛛,夏秋之交常见,遇见被视为喜事之兆,都将小心放生。通常在“穿针乞巧”以后,便静待瓜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结网。要有喜蛛却也不容易,孩子们会偷偷捉了放入果盆,大人们睁一眼闭一眼,在孩子“发现”喜蛛的欢呼声中,边把瓜果分到各人手中,边说道:”吃吧,吃吧,年年有巧,年年有巧。“但历代验巧方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大多遵唐俗。

    七夕食物
    • 巧果
    • 饺子
    • 花瓜
    • 五子
    • 面条
    • 蜜

    巧果

    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上海郊县农村有这样的习俗,即新婚妇女在农历七月初七(俗称巧日)走娘家时,都从娘家带些巧果回来送给丈夫。还有极具胶东特色的山东巧果,制作时有专门的巧果卡子,即模子,卡巧果的卡子大多用枣木、梨木刻成的。

    饺子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花瓜

    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手巧的女子,将乞巧时用的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

    五子

    七夕“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少不了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的食物。

    面条

    这一天有吃面的习俗,这一天跟中国的24节气以外的三个杂节气(三伏、暑九、雷雨)有关,民间有习俗头伏饺子,二伏面。

    蜜在我国象征着夫妻甜蜜的生活,而蜜蜂建造的六边形蜂窝属于巧夺天工的设计。

    七夕美图
      诗词
      •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行香子•七夕

        宋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七夕

        五代•后唐 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 七夕

        唐 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 七夕

        唐 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 七夕

        唐 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 鹊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七夕醉答君东

        明 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 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