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投洽会上,记者特别注意到,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完成历次的“规定动作”,即在“国际投资论坛”上发表演讲后,还亲临“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再作重要讲话。吴仪的“例外性”演讲及其重要指示,在“首届海峡西岸经济区论坛”创办与“闽台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创立的背景下,更凸显出10年投洽会对两岸经贸合作始终如一的探索精神。
据记者观察,“两岸经贸合作”经过投洽会一个年代乃至更长时间的、多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不仅促成了相关研讨活动以及大陆与台商对接项目等数量上的急剧增长,而且在中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统一大业”的时代背景下,终于在第十届投洽会这个重要的“节点”迎来了两岸经贸合作质的飞跃或深化。
服务业合作潜力巨大
吴仪在出席投洽会举办的“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上明确提出两点意见:“为民谋利,继续积极推动两岸全面‘三通’;着眼未来,共同构建长期、稳定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是两岸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多年来,两岸经贸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领域不断扩展,层次持续提高,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与交流格局已见轮廓。两岸经贸合作已成为维系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要纽带和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扩大和深化两岸服务业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这是大陆、台湾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士乃至世界组织高层在投洽会上发表的共识,也是记者在投洽会现场采访的一个最深刻的感受。
台湾的优势制造业部门,如IT、IC、光电、生物科技和精密仪器等,正处于从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代工位置向现有优势充实延伸并形成新优势阶段。同时,台湾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既要直接面对世界级大跨国公司的竞争,又受到本地市场窄小,跨境服务受市场准入限制等诸多制约因素。
“两岸经济结构和服务业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国家发改委外经所所长张燕生认为,大陆拥有高增长、大市场、低成本和后发优势,但缺少技术、服务专才和管理窍门。两岸应加强城乡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和中小服务型企业的合作,不断推动两岸生产性服务领域里的合作,同时,加强两岸服务性企业在“走出去”方面的合作。
据统计,大陆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为40.3%,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比同收入水平经济要低10个百分点以上;台湾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份额达70%。
加强两岸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岸企业“从中得到互惠贸易和投资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有利于台湾的创意设计、市场销售、物流管理等诸多服务优势与大陆服务业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张燕生如是说。
推进合作便利化
两岸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大陆实施了积极主动、开放务实的对台经贸政策。这一政策体系以主动扩大市场开放,积极推进两岸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宗旨,为两岸经贸合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强有力的制度性条件。
2006年1至6月,两岸贸易额达到502亿美元,预计全年将突破1000亿美元。2005年,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七大出口市场,第四大进口市场。
吴仪在投洽会上强调,两岸经贸交流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岸经贸合作衍生的各类新事务和新问题日益增多,迫切要求尽快协商构建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机制,实现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便利化。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柴海涛建议,建立两岸贸易便利化促进机制。由两岸贸易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及部分企业代表联合建立这一机制。对目前大陆尚不能进入台湾的产品进行评估,对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对台湾产业及市场影响做出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敦促台湾有步骤地放开大陆产品进口。
“为两岸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创造有利条件。”柴海涛认为,大陆正在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台湾企业应抓住机遇赴大陆投资,提升与大陆企业合作的层次。要促进岛内金融业到大陆投资,解决大陆台资在资金融通方面的困难。
此外,“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通过协商、协调,解决两岸在经贸交流中的问题及矛盾;在重点产业、部门开展合作,带动两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资源在两岸之间的自由流动及合理配置。
尤其值得一体的是,投洽会期间,“闽台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在福建成立,福建省省长黄小晶担任该委员会主任。
台商投资合作的范本
两岸经贸交流在不断广泛和深化的同时,存在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比如,两岸经贸交流呈现单向、间接与不对称格局:台湾限制大陆产品进口并限制台商对大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由于不能实现直接“三通”,加大了两岸企业的贸易成本,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在本次投洽会上,吴仪指出,在通商方面,应争取早日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继续推动两岸贸易、投资、人员交流向直接、双向发展,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尽快消除阻滞两岸贸易投资正常发展的政策性障碍。推动两岸直接往来范围逐步从金马地区扩展到澎湖地区。
大陆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加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决心,不仅使来祖国大陆进行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的台商数量迅猛增长,而且他们在大陆不断优化的投资贸易“软”、“硬”环境中,实现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也为已经投资或计划投资大陆的台湾同业制作着范本。
台湾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大陆区行政长徐涛,2000年加盟威盛电子,负责威盛在大陆的运营。4年来,徐涛建立了在北京的大陆区营运总部和上海、杭州研发中心以及深圳应用技术设计及支持中心。
徐涛认为,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人力资源等都是台湾地区以及许多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近十年来,计算机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普及,但威盛目标是“连接下一个10亿人口”,大陆无疑是威盛最理想的投资合作胜地。
“在未来五年,我们计划增加投资,以生产优质肉蛋奶为主轴,扩大2至3倍的生产规模……在‘家禽垂直整合与餐饮’暨‘粮食动物营养’两个主要领域中,建立一纵、一横两座长城。”台湾大成集团执行长韩家寰对未来充满了憧憬。1990年大成集团投资大陆,从事饲料及肉鸡产业化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