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〇四
“愚耕斋主”王兆乃:躲进画室成一统,愚耕山水铸“大鼎”
王兆乃
推崇“古典山水画”中的水墨原始味
“其实,许多人不知道,我是书法入画。”王老笑道,并展示了几幅新近写就的书法作品,字体阳刚,如其人。关于画,他主攻山水,也擅人物、花鸟,并擅长卷。
关于如何与书画结缘、铸造自己那尊“艺术大鼎”,在他的讲述下,逐渐清晰。
他受家风影响深远。1951年,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解放前是律师、会计师,字写得好,且文采斐然。
“我的左邻右舍都写一手好字。而且从东街口到南街,许多商铺招牌都是红漆手写,那时一看就是半天。”王兆乃笑着说。
王兆乃作品
从小学开始,他的毛笔字就在班上名列前茅。在父亲教导下,从柳公权开始,他苦练各种碑帖。都说书画同门,会写字了,他慢慢就开始拿毛笔勾勾画画,享受这种趣味。他还买来教材自学。到福州师范学校读书后,他又开始系统学习各种绘画技巧,并师从张金鉴,绘画水平突飞猛进。
“山水画造型方面有他独特风格:笔随形而走,墨随形而生,笔墨始终伴随着山形水势顺理成章,细细品味,传统与现代总是贯穿着民族文化精神的血脉,在画中得以显现。”这是一位友人对他画作的评价。
“笔墨随形”是王兆乃非常显著的画风。不像一些吸纳西方油画技巧后的国画,他的画很难看到如工笔般的清晰轮廓,更像古人,水墨味浓重,山水大写意。
王兆乃作品
而这种水墨原始味,正是他推崇的“古典山水画”的味道。“我很推崇从古典山水画中找寻国画出路。”对于自己画风的形成,王老给出了答案。
王兆乃说,改革开放后,受西方艺术思潮影响,各种表现形式,让人眼花缭乱。他喜欢学习,也怕失去自我。他做出的应对之策就是:“固守古典山水,适度创新。”
为此,他十分重视研究古典山水画。他认为,在现代审美观念中,古典艺术的形式美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留古典形式与之并存,将成为国画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
王兆乃作品
同时,他说:“现代山水画创新不能‘数典忘祖’,国画改良应根植在中国美学文化土壤里,必须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中国传统绘画语言作基础”。
退休后,王兆乃继续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躲进画室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在他的三个画室里,王兆乃继续“傻做”,“愚耕”着自己艺术那一亩三分地,“希望能‘大鼎晚成’吧!”
王兆乃作品
【代表作品】
1992年和2006年,分别在广州和济南举办个人画展。国画作品《闽山色秀海西神韵》,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美育•最基层——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作品展”。先后出版有《王肇鼐国画选》《当代水墨画名家大鼎作品选》等著作。